心 包 穿 刺术 心包穿刺术(pericardiocentesis)是将穿刺针和(或)留置导管置入心包腔,抽吸心包积液(pericardium effusion)用于诊断和治疗的方法。心包穿刺患者可通过化验心包(pericardium)腔中的液体了解心包积液的性质,并根据心包积液的性质来查明心包炎(pericarditis)的病因。此外,当心包有大量积液时,患者的血液循环受到严重干扰,静脉血不能顺利回到心脏,心脏的排血功能发生障碍,心包穿刺放出大量积液便可使患者症状减轻,甚至消失。 1840 年维也纳医师Franz Schuh 首次演示了心包穿刺术。心包穿刺必须在无菌技术下进行,局部麻醉,穿刺部位不可过深,以免刺破心房、心室或刺破冠状动脉造成心包腔大量积血。心包穿刺虽有一定的危险性,但如严格按操作规程谨慎进行,还是比较安全的一种诊断兼治疗的方法。 1. 心包穿刺可缓解症状、协助诊断和给药治疗。 2. 心包穿刺部位可选择剑突下穿刺、心尖部穿刺或超声定位穿刺。 3. 冠状动脉造影的主要目的是明确有无冠状动脉疾病、选择治疗方案和判断预后。 4. 首次抽液量以100 ml 左右为宜,以后每次抽液300~500 m l。 5. 穿刺及引流过程中要密切观察患者症状和生命体征的变化。 一、适应证 1. 大量心包积液出现心脏压塞症状者,可穿刺抽液以解除压迫症状。 2. 抽取心包积液协助诊断,确定病因。 3. 心包腔内给药治疗。 二、禁忌证 1. 出血性疾病、严重血小板减少症及正在接受抗凝治疗者为相对禁忌证。 2. 拟穿刺部位有感染者或合并菌血症或败血症者。 3. 不能很好配合手术操作的患者。 三、术前准备 1. 药品 2%利多卡因及各种抢救药品。 2. 器械 5 m l 注射器、50 m l 注射器、胸穿包。如行持续心包液引流则需要准备穿刺针、导丝、扩皮器、深静脉输液管。 3. 心脏监护仪、除颤器。 4. 术前行超声心动图检查协助确定部位、进针方向与深度。同时测量从穿刺部位至心包的距离,以决定进针的深度。 四、操作方法 1. 患者一般取坐位或半卧位,暴露前胸、上腹部。应尽可能地使穿刺部位离心包最近,同时尽量远离、避免损伤周围脏器。使用超声心动图来确定穿刺方向和部位。穿刺部位以剑突下和心尖部最常用。 2. 消毒 局部皮肤,覆盖消毒洞巾,在穿刺点自皮肤至心包壁层做局部麻醉。 3. 将穿刺针在选定且局麻后的部位进针,具体方法为:①剑突下穿刺:在剑突与左肋弓夹角处进针,穿刺针与腹壁呈 30°~45°,向上、向后并稍向左侧进入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