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健康《我的未来不是梦》教学设计方案 1 心理健康《我的未来不是梦》教学设计方案 【授课科目】心理健康 【所属专业】学前教育 【授课对象】12秋学前教育3班 【学生人数】52人 【授课课时】2课时(90分钟) 【授课时间】2013年4月日 【授课教材】高等教育出版社《心理健康》 【授课类型】新授课 一、教材分析 本章节选自俞国良主编,高教出版社出版《心理健康》第二单元中第二节内容。 【教材地位】随着经济的发展,近年来国家越来越重视中等职业学校里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问题,心理健康教育在中等职业学校学生的素质教育中也有着重要的地位,中职学生特殊的生理和心理特点,决定着心理健康教育在中等职业学校学生素质教育里不可替代的地位,始终是必要的、重要的,更具有着长远的发展需求。 【教学内容】本节内容包含两个方面,一是,让学生通过对自我的剖析了解自己对未来的愿望及自身的实际情况,二是改变未来的基本方法。 二、学情分析 本课的教学对象是我校12秋学前教育班学生。 【区域特点】学生很大部分来自经济落后的的乡镇农村。家庭经济条件比较贫穷,加之对学历的不自信,让她们对未来充满忧虑。 【专业特点】幼师是教育性行业,职位需求大,就业压力小。但该职业却存在着工资低,福利差,工作辛苦等问题,从而导致学生对自己的未来感到忧虑。 【心理发展特点】 1、自我意识:以自我为中心,追求个性,自尊心强而敏感,喜欢比较,容易产生心理落差。 2、情感意志:情绪不稳定,自控能力稍弱,幼师前景的不明朗更让部分学生产生消极心理。 3、认知特点:接受理论知识能力较弱,但积极参与活动。 心理健康《我的未来不是梦》教学设计方案 2 三、教学目标 四、重点难点 1、依据教材特点和课程标准 2、结合以生为主的教学理念 3、结合学生的心理特点 得出本堂课的 重点:1、认识愿望与现实存在差距。 2、树立适合自己的目标 3、掌握改变未来、实现梦想的方法。 难点:掌握改变未来、实现梦想的方法。 五、教学方法 本堂课采用活动教学法,让学生以心理活动课的形式进行学习,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和探索;强调在团队学习中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为了激发学生兴趣,本章节运用了角色扮演、合作探究、游戏等多样的教学手段。课程的导入部分,就创设了一个关于未来的情境,继而让学生由此开始,在后续的游戏、合作探究等环节中,始终围绕着主题开展。 六、学法 在多种教学方法的指引下,学生主要采用学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