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德华个性偏好量表(EPPS) EPPS量表由美国心理学家爱德华(A.L.EDWARDS)于1953年编制。该量表是以美国心理学家默瑞(H.A.MURRAY)在1938年提出的人类15种需求为理论基础编制的。全量表包括225个题目(其中有15个重复题目,用以检查反映的一致性,每包括两个第一人称的陈述句,要求受测者按自己的个性偏好从中圈选一句话。EPPS的主要功能是经由个人对题目的选择而鉴别其在15种心理需求上的倾向,从而了解个人的人格特质。这15种需求是: 成就(ach) 顺从(def)不 秩序(ord) 表现(ex h) 自主(ou t) 亲和(aff) 省察(int) 求助(su c) 支配(dom) 谦逊(aba) 慈善(nu r) 变异(chg) 坚毅(end) 性爱(het) 攻击(agg) 全量表的题目平均分配测量这15种需求,成为15个分量表,施测后每人得到15个分数。根据个人所得的15个分数绘制的剖析图,即可对个人的心理倾向有个概括的了解。 爱德华个性偏好量表(EPPS)范本 这个量表包括许多成对的语句。对它们所描述的特征,你可能喜欢,也可能不喜欢;其方式你可能曾感觉到,也可能没有感觉到。例如: A我喜欢对别人谈我自己。 B我喜欢为我自己所定的目标而工作。 在这两个特征中,你应当选更能你自己特征的那一个。假如你喜欢“对别人谈你自己”的程度高于你喜欢“为自己所定的目标而工作”,则你应当选A而不是B。假如你喜欢“为你自己所定的目标而工作”的程度高于你喜欢“对别人谈自己”,则你应当选B而不是A。 你可能同时喜欢A与B。在这种情况下,你必须在两者之间作出选择,选出你比较喜欢的一个。你既不喜欢A也不喜欢B,那么你也必须在两者之间作出选择,选出你讨厌程度较低的那一个。 这个量表上有些成对的特征与你的爱好有关,如上面提到的A与B。其他的成对的语句则同你感觉如何有关。例如: A当我失败时,我感到沮丧。 B当我在一群人面前演讲时,我感到紧张。 你应当从中选出更能表现你特征的那一个。“当你失败时,你感到沮丧”比“当你在一群人面前演讲时,你感到紧张”更能表现你的特征,则你应该选A而不是B。假如是B更能表现你的特征,则你该选B而不是A。 如果两句话都描述了你的感觉,那么你该选你认为你的特征表现得更好的那一个。假如两句话都没有正确描述你的感觉,那你应当选你认为比较正确的那个。总之,对于每道题的A、B必须而且只能选择其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