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五年制公共必修课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学科教学大纲 课程名称: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 课程属性:公共基础课程 学 时:45 课时 成绩考核:考试 开课教研室:思政教研室 一、课程性质与任务 课程性质: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是普通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必修课程。它是适应大学生成长成才需要,帮助大学生科学认识人生,加强道德修养,树立应有的法治观念,成为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的课程。作为德育的主渠道和思想政治教育的主阵地,“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是一门对大学生进行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和思想品德的课程。 课程的任务: 结合当代大学生的成长规律,帮助和指导大学生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解决有关人生、理想、道德、法律等方面的理论问题和实际问题,增强识别和抵制错误思想行为侵袭的能力,确立远大的生活目标,培养高尚的思想道德情操, 增强社会主义法制观念和法律意识,成为合格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二、课程教学目标、要求、学时安排与教学内容 本课程加上绪论部分共九章二十七节内容,计 划 一学期 上完 ,每 周 三课时,共45 课时,3 学分。关于 具 体 学时的分配 ,下 到 各 编 各 章。课程内容容量 不 是很 大,但 其 综 合性、指导性、实践 性特 别强,如 何 将 课堂 教学与实践 教学相 结合,真 正 发 挥 出 这 门课程的作用,是一个 难 点。 绪论 珍 惜 大学生活 开拓 新 的境 界 ( 2 学时) 教学目的和要求: 通过 学习 ,帮助学生懂 得 珍 惜 大学美 好 时光 ,认识自 己 的历 史 使 命 ,明 确成长目标; 结合大学生的特 点和发 展 目标,帮助他 们 把 握 社会主义核心 价 值 体 系 的科学内涵 ; 充 分认识加强社会主义核心 价 值 体 系 建设,积 极 培育和践 行社会主义核心 价 值 观的意义,正 确认识“三个 倡 导”在 社会主义核心 价 值 体 系 建设中 的地位 和作用; 把 握 学习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的意义和方法。 教学重 点和难 点: 1、认识大学生生活的特 点。 2、明确当代大学生的成才目标。 3、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主义核心价值观。 4、社会主义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范畴。 第一章 追求远大理想 坚定崇高信念(3 学时) 教学目的和要求: 通过教学使学生认识到追求远大理想、坚定崇高信念,对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