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第二课 在承担责任中成长 [导学目标] 1、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作为公民应从小就胸怀天下,承担起关爱社会的责任,树立“我为人人,人人为我”“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意识。 2、知识与能力目标 通过教学,我们应该懂得作为公民,在做好自己本职工作的同时,要胸怀天下,承担关爱社会的责任,主动服务社会,树立“我为人人,人人为我”的社会意识。培养学生善于思考和勇于提问解答问题的能力。 [课前准备] 同学们搜集国家危险时刻主动承担责任的人物事迹。 [课前预习] 1、为什么要维护国家尊严和利益? 2、维护国家尊严和利益应该怎么做? 3、为什么要热心公益事业?有什么意义? - 2 - [学习过程] 一、复习提问: 1、集体和个人的关系? 2、集体利益和个人利益的关系?(难点) 3、为什么说关爱集体人人有责? 4、如何关爱集体?关爱集体的表现?(重点) 二、导入新课: (一)展示学习目标,自主学习 (每组必须在规定时间内完成对课文内容的自主学习,时间10 分钟,根据问题提示,边学习边讨论),问题提示如下: 1、作为公民,在做好自己本职工作的同时,还应该怎样? 2、维护国家尊严的重要意义?怎样维护国家尊严?(难点) 3、为什么要参加公益活动? 5、你参加过哪些公益活动?你的体会是什么?(重点) (二)分析案例,解答疑问 国家兴亡、匹夫有责(板书) 案例1:学生阅读;课本P22 上及相关问题及链接中“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范仲淹;“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周恩来“以天下为己任” -毛泽东等内容并思考。 ( 1) 这些是他们必须做的事情吗?为什么? 是。作为公民,在做好自己本职工作的同时,要胸怀天下,承担起关爱社会的责任,共同营造“我为人人,人人为我”的社会氛围。(点明这就是问题1) 2、他们的做法会产生什么社会影响? 他们的做法使我们认识到“国家兴亡,匹夫有责”,每一个社会成员都负有关爱社会的责任。虽然出租汽车司机、市民和学生的具体做法不同,但这些不同做法蕴含着共同的行为目标和价值追求,都是为了营造“我为人人,人人为我”的良好社会氛围而自觉尽职尽责。 案例2:教材第23 页第二个活动——外企员工的选择 - 3 - 提示:本活动的设计意图是,通过一些在某外企工作的刚刚毕业的大学生,因抵制制作美化侵略战争的电脑游戏软件而愤然辞职的事例,教育学生在事关国家尊严和民族感情的问题上,来不得半点含糊,维护国家和民族尊严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