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 课程教案 授课题目(教学章节或主题): 第三章 弘扬中国精神 授课类型 理论课 授课时间 教学目标或要求: 了解:中国精神的科学内涵,实现中国梦必须弘扬中国精神; 理解:爱国主义的科学内涵和民族精神的优良传统,创新创造是中华民族的民族禀赋; 掌握:做忠诚的爱国者及改革创新实践者的途径。 教学内容(包括基本内容、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与难点: 1.学习重点: 掌握爱国主义为核心的爱国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 2. 学习难点: 怎样将爱国精神与时代精神统一起来,充分展现大学生的时代重任。 3.学习热点: 关注当前的时代精神 第一节 中国精神是兴国强国之魂 一、教学目的 明确中国精神是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的统一,还有各自的含义。 二、重点难点 民族精神与时代精神的关系 ; 三、教学内容与教学设计 【课程导入】: (一)重精神是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 分别了解重精神的五个表现 结论:民族复兴不仅表现为经济腾飞,更要有中国精神的振奋和彰显;只有物质文明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都 搞 好 ,国家 物质力 量 和精神力 量 都 增 强,全 国各族人 民物质生活 和精神生活都 改善 ,中国特 色 社 会 主义事 业 才 能 顺 利 向 前推 进 。 (二)中国精神是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的统一 案例 :文天 祥 的宁 死 不屈 ,朱 自清 宁 愿 饿 死 也 不领 美 国救 济粮 结论:中华民族优秀的民族精神 中国精神的定 义: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构 成 了中国精神的基本内容。大力 弘扬中国精神,培 育 中华民族共 同 的精神家 园 ,既 需 要大力 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伟 大民族精神,也 需 要大力 弘扬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伟 大时代精神。 1.了解民族精神的涵义? 民族精神是一个民族在长期共同生活和社会实践中形成的,为本民族大多数成员所认同的价值取向、思维方式、道德规范、精神气质的总和,是一个民族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精神支柱。 民族精神的具体内容: 以爱国主义为核心,伟大创造精神,伟大奋斗精神,伟大团结精神,伟大梦想精神。 接下来让学生了解中国的一些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长征精神、西柏坡精神、延安精神、雷锋精神、铁人精神、两弹一星精神、载人航天精神、女排精神、抗震救灾精神、奥运精神等等。 2.时代精神的涵义 时代精神是一个国家和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