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在急诊科的早期识别

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在急诊科的早期识别_第1页
1/8
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在急诊科的早期识别_第2页
2/8
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在急诊科的早期识别_第3页
3/8
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在急诊科的早期识别 廖晓星(510080广州,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急诊科) 一、急性冠脉综合征的基本概念 冠心病已经成为家喻户晓的名词,越来越多的人意识到急性心肌梗死(Acu te my ocardial infarction ,AMI)和心绞痛(Angina,pectoris,AP)是中老年人生命和健康的主要杀手。近年提出的急性冠脉综合征(acu te coronary sy ndrome , ACS)的概念,将冠心病中最严重的类型归结在一起,包括不稳定性心绞痛、非Q 波 MI 和 Q 波 MI。在成人中,ACS 是心脏性猝死的最主要原因。 ACS 的基本病理改变是动脉粥样硬化,以及在此基础上的粥样斑块的破裂或机化,典型的 ACS 是由于斑块纤维帽破裂所引起。大多数情况下,斑块处于稳定状态,由于某些因素影响,比如炎性成分侵入血管内膜下,可能削弱斑块的稳固性,使之容易发生破裂。血流速率和涡流以及血管结构的改变,也是斑块破裂的重要原因。 斑块靡溃和破裂后,血小板聚积在破溃斑块的表面,又称为血小板粘附。粘附的血小板填充斑块破裂处并产生聚积。纤维蛋白原与血小板相互结合产生的纤维蛋白进一步激活凝血系统,形成血栓。在这个过程中形成的血栓主要由血小板组成,故治疗上应使用抗血小板药物,如阿斯匹林、氯比格雷和血小板 IIb/IIIa受体抑制剂,有良好的疗效。斑块表面出现靡溃的病人,会伴有明显的全身炎症反应。探讨 ACS 和炎症反应的关系,是近年冠心病研究的一个热点。 ACS 病变的场所在冠状动脉,受害的是心肌,影响的是心输出量,导致的是重要脏器灌注不足或无灌注。病情轻微者只有胸部不适感,严重者可发生心原性猝死。 当发生 ACS 时,几乎都可捕捉到心电图的相关改变,包括:ST 段抬高的心肌梗死、ST 段下移(不稳定心绞痛或非 Q 波 MI)和无诊断意义的 ST 段/T 波变化异常。有 ST 段抬高的大多数病人将发展为 Q 波型心梗,仅有小部分伴有休息时缺血性胸部不适且无 ST 段抬高的病人可能发展为 Q 波型心梗,而大多数病人最终诊断为非 Q 波心梗和不稳定心绞痛。另有一小部分病人早期诊断为心绞痛,但却可能并非是缺血性心脏病。 二、胸痛或胸部不适的鉴别 以胸痛、胸部不适为主诉来急诊求诊的患者十分常见。虽然目前还没有准确的统计资料,但在我国大中城市的三级甲等医院急诊科中,这类患者所占比例约为 3-5%。不同地区和层次医院的这一比例可能不一样,但随着社会人口老龄化、脑力劳动者增多和人们对心脑疾...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在急诊科的早期识别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