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情绪的自我调节 大纲 一、情绪和情感的概述 1. 情绪和情感的概念 2. 医学上的“情绪” 二、常见的情绪紊乱 1. 抑郁 2. 焦虑 3. 恐怖或恐惧 4. 惊恐发作 5. 强迫 6. 癔症(歇斯底里) 7. 疑病症 8. 应激相关障碍 三、情绪失调的相关因素及其调适策略 1. 应激性处境、事件 2. 人格特点 3. 应对方式及心理防卫机制 4. 社会支持资源 5. 认知、智力 四、心态和谐、情绪饱满均衡者的特征 知识点汇总 T01:情绪和情感的概念 T02:医学上的“情绪” T03:抑郁 T04:焦虑 T05:恐怖或恐惧 T06:惊恐发作 2 T07:强迫 T08:癔症(歇斯底里) T09:疑病症 T10:应激相关障碍 T11:应激性处境、事件 T12:人格特点 T13:应对方式及心理防卫机制 T14:社会支持资源 T15:认知、智力 T16:心态和谐、情绪饱满均衡者的特征 正文 一、情绪和情感的概述 1.情绪和情感的概念 情绪和情感过程是一个人在对客观事物的认识过程中表现出来的态度体验。情绪与情感有所区别——情绪是与基本生理需要相联系的体验,而情感则是与较高级的社会性需要相联系的体验。为行文方便,以下交替使用此二词。 情绪、情感还有多种细分。从体验的动力学特征,如强度、持续性角度看,在一定长度的时间里延绵持续,而且为其他心理活动带上一定色彩的情绪体验叫做心境;短暂、激烈、爆发式的体验是激情。根据个体需要满足与否,情绪体验可以是积极的或是消极的。 2.医学上的“情绪” 中医在古代就注意到情绪与健康的关系,提出“情志学说”,认为“七情”——喜、怒、忧、思、悲、恐、惊,是人的基本情绪。七情分别与人的一定的脏腑功能相关,与环境及人体中的“五行”相关;七情之间又有交互作用。所以,除了对阴阳、虚实、寒热、表里进行“八纲辨证”,中医也注意患者的情绪状态,体现整体健康观。 现代的情绪心理学、心身医学深化了古人的认识,也纠正了一些不正确的看法。例如,世界上很多民族都以为心脏是心理的器官。现在知道,心脏活动与情绪关系如此密切,是因为神经-内分泌-免疫系统的功能活动,将发生在中枢神经系统的情绪体验与全身的生理功能、生化过程联系在了一起。又比如,既往的文学家、哲学家往往对理智 3 与情感的关系采取一种二元对立的认识。瑞士精神病学家 Ciompi却融合了皮亚杰的发生认识论和当代系统思想,认为情感与认知密不可分,情感本身就具有高效、“经济”的认知功能,他称之为“情感逻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