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染性疾病科医院感染管理制度 1.认真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和《突发卫生公共事件与传染病疫情监测信息报告管理办法》。 2.建筑设计应符合医院感染控制要求:布局流程合理,三区标识明确,有实际屏障。针对科室医院感染特点制定医院感染管理的制度与措施,并组织实施。 3.严格执行《隔离技术规范》,按传染病管理的要求接诊与收治不同的传染病人。安置病人原则:疑似病人单人单间隔离观察;确诊病人,同种疾病可住同室;恢复期病人不得与发病期病人同室放置。床间距应≥1.1米。根据传播途 径的不同而选择不同的隔离种类:接触隔离、空气隔离、飞沫隔离。 4.病房保持清洁,每日定时通风 2-3次,必要时用消毒机进行空气消毒。地面采用含氯消毒剂(500mg/L)湿式拖扫,每日两次。家具、仪器、物体表面每天用含有效氯(500mg/L)的消毒液擦拭消毒,若被污染时,随时消毒。 5.医务人员严格执行手卫生制度与标准预防原则,按穿戴防护用品流程进入各区,根据传播途径采取不同的防护措施。诊查、护理、治疗病人期间应严格洗手或手消毒。 6.诊疗过程中有可能接触病人的分泌物、排泄物等体液时,应戴乳胶手套; 若病人有可能发生体液喷溅时,应戴护目镜。接触经空气、飞沫传播的传染病人时戴医用防护口罩,对空气传播的病人行气管插管、气管切开和吸痰操作时应戴防护面罩或全面型呼吸防护器。使用后的护目镜、面罩能用杀灭病原体的消毒液浸泡消毒。手套用后按医疗废物进行处理。 7.使用后的体温计、止血带、复用的诊疗护理用品、便器、食具等用含有有效氯 1500mg/L-2000mg/L的消毒液中浸泡 30分钟后,冲净擦干备用。不能浸泡的物品可放置过氧乙酸熏箱中消毒后使用。 8.使用中的消毒液容器必须加盖, 每天监测消毒液浓度,以保证消毒效果。 9.严格执行消毒隔离制度。做好随时消毒、疫源地消毒、预防性消毒。病人出院、死亡,或房间更换病种等均需对病室环境及床单位、地面、墙壁、家具、仪器等终末消毒。转运病人的平车、车辆均应进行消毒处理。 10.医务人员应按传染病的高危人群定期进行体检和预防性免疫。如出现发热、伴有相应的症状、体征者,应尽快确诊、隔离治疗。发生锐器伤或职业暴露时应立即按《医务人员职业暴露标准操作规程》进行局部处理并报医务科院感办,组织评估、预防和随访。 11.感染性疾病科的所有垃圾均按医 疗垃圾进行处理。病人排泄物、分泌物排入污水处理系统。执行《医疗废物管理制度》,双层包装、密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