货币制度及其构成 货币制度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以法律形式确定的该国货币流通的结构、体系与组织形式。 货币制度的形成 不稳定的货币流通阻碍商品经济的发展 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客观要求 货币制度的构成要素 1 、 规定本位货币材料与货币单位 2 、 货币制度的基本内容,也是区别两种货币制度的依据。 3 、 货币名称、价格标准 1 8 2 1 年,每 1 英镑含金量 7 .3 2 2 3 8 克 1 9 4 6 年,每 1 英镑含金量 3 .5 8 1 3 4 克 1 9 6 7 年,每 1 英镑含金量 2 .1 3 2 8 1 克 1 9 1 4 年,中国:1 圆=2 3 .9 7 7 克白银 1 9 3 4 年,每 1 美元含金量 0 .8 8 8 6 7 1 克 2 、确定本位货币和辅币的发行与流通程序 本位币与辅币 自由铸造与限制铸造 无限法偿与有限法偿 3 、规定发行准备 4 、规定货币的对外交往能力 自由兑换 货币制度的演变 1 、银本位制 以白银作为本位币币材的货币制度。 特征 银币自由铸造、自由流通、自由兑换、无限法偿,白银可以自由输出输入。 缺点:价值低且不稳定 中国的银本位制 2 、金银复本位制 金银两种贵金属都是铸造本位币的材料。 金币和银币可以同时流通,可以自由铸造,具有无限法偿能力。金银可以自由输出输入。 1 )平行本位制 金币和银币均按其所含金属的实际价值流通和相互兑换的一种复本位制。 2 )双本位制 国家根据市场金银比价为金币银币规定固定的兑换比率,金币银币按法定比率流通。 格雷欣法则Gresham’s Law (“劣币驱逐良币” 规律,1 5 5 8 年) “劣币驱逐良币”规律 当两种铸币在市场上流通且规定法定比价时,实际价值高于法定价值的“良币”会被驱逐出流通,被熔化成金属块或输出国外,实际价值低于法定价值的“劣币”充斥市场。 假设,金银法定比价1 :1 5 ;市场比价1 :1 6 。则: 1 金币— — 1 金块— — 1 6 银块— — 1 6 银币— — 1 金币+1 银币 假设,金银法定比价1 :1 5 ;市场比价1 :1 4 。则: 1 5 银币— — 1 4 银块+1 银币— — 1 金块+1 银币— — 1 金币+1 银币 3 )跛行本位制 3 、金本位制 以黄金为本位货币的货币制度。 特征 1 )金币本位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