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文档---下载后可任意编辑冬残奥会观后感(精选五篇) 第一篇:冬残奥会观后感 冬残奥会观后感 当观看完一部作品后,想必你有不少可以分享的东西,这时候,最关键的观后感怎么能落下!观后感你想好怎么写了吗?冬残奥会观后感 1 在位于北京顺义的国家残疾人冰上运动竞赛训练馆冰壶馆中,“平昌夺冠已成历史,从零开始奔向北京”这句高悬的标语格外醒目。此前的采访中,中国轮椅冰壶队队员表示,要把压力变成动力,打好自己的竞赛。 2024 年平昌冬残奥会轮椅冰壶决赛,中国队通过加时赛 6―5 击败挪威,夺得中国代表团历第一枚冬残奥金牌。 近年来,中国残疾人冬季运动进展迅速,全国冬残奥运动员由原来不足 50 人进展到近千人,技术官员从无到有,进展到 100 多人。 北京冬残奥会,中国体育代表团由 217 人组成,其中运动员 96人,是中国参加冬残奥会以来,代表团规模、运动员人数最多、参赛项目的一届。 虽然其中有 85 名运动员为首次参加冬残奥会,占比%,但多个项目展现出不错态势。例如 2024 年从零起步的中国残奥冰球队,仅用不到 4 年的时间,就达到世界 A 组水平,同时获得北京冬残奥会参赛资格。精品文档---下载后可任意编辑 平均年龄只有岁的中国残奥单板滑雪队,是中国体育代表团中最年轻的队伍。领队张国生表示,这一年多下来训练效果很不错。“我们有信心在本届冬残奥会中展现出残疾人自尊、自强、自信的精神风貌。” 冬残奥会观后感 2 所有参加残奥会的运动员,每一个人都有一个自强奋斗的故事,每一个人都有一段艰难前行的经历。终于,他们成功了,但是很少有人知道,他们为了成功付出了多少汗水甚至鲜血。他们曾经一次次地摔倒,但每次摔倒,都是他们继续前行的起点,他们是真的勇士,百折不挠就是最贴切的写照。 残奥精神包含着一种自强不息、坚韧拼搏的意志品质。赛场内外,残疾人以不屈的毅力,挑战和超越生命的极限,奏响了生命的最强音,以自我素养的提高和自身价值的实现,获得人们的尊重,而不是同情和怜悯。同时也教育人们热爱生命、珍惜生命,用积极进取的态度点燃生命的激情。 “超越、融合、共享”,简单的六个汉字,概括了 48 年残奥会运动史的真谛。在世界的共同努力下,残奥运动已经成为世界和平的象征。残奥运动进展到今日,对于所有残疾人运动员来说,不再仅仅是对奖牌的向往,更多的是对超越自我和坚忍不拔精神的追求对于一个国家来说,举办一场残奥会也不再仅仅是展现该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