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文档---下载后可任意编辑对《考试说明》“现代文阅读”中两条规定的解说-语文试题 --------------------------------------- 《考试说明》“现代文阅读”中的“理解词语在文中的含义”和“理解文中重要的句子”,这两条规定应该做为现代文阅读的基础。要能够对现代文后的试题做出正确解答的话,决不可脱离这两条规定。假如在词语含义的理解上或在重要句子的理解上出现错误,那么势必导致解题失误。 本文仅对上述两条规定解说如下: “理解词语在文中的含义” 1.并非词语在词典中的含义,而是指词语在阅读材料提供的具体语言环境中的含义。 例一:1994 年试卷 27.下面文字中加点的词语在文中的意思是传统不得不变,因此规律、习惯不断地相机破例…… 用词典义“察看机会,打破常例”来解释文中的“相机破例”就不如选项 B“顺应形势,改变常规”准确。 例二 “他的家乡,是台州的宁海,这只要一看他那台州式的硬气就知道,而且颇有点迂。有时会令我忽而想到方孝孺,觉得好像也有些这模样的。”(《为了忘却的记念》鲁迅) 这段文字中谈到柔石的“迂”决不可用词典义“迂腐”、“迂阔”、“迂拙”来解释。这里的“迂”与方孝孺联系在一起,应该包含有“执着一念,不随时俗”之义。 2.因前后语境不同,同一个词语前后的含义不同;因前后语境不同,也会出现表义相同而所用的词语却不同的语言现象。 例三 1997 年试卷 24.第一段有三个用黑体字和序号标出的“内容”,它们所指的是否相同? 精品文档---下载后可任意编辑 这几个“内容”要考生解释的话太难,只要求考生推断是否相同。 例四:1996 年试卷 第 20 题提到的“示范厂”、“小法律法律规范工厂”、“正式规模的工厂”和“小型厂”这四个概念中的“示范厂”属于 “小规模工厂”,“小型厂”属于“正式规模的工厂”。 例五: “秦人不暇自哀,而后人哀之,后人哀之而不鉴之,亦使后人而复哀后人也。”(《阿房宫赋》杜牧) 阅读上段文字,应当分辨清楚,三个“后人”的含义相同,都指的是,“秦之后人”;②的“后人”指的 是“更后之人”。 3.现代文中的代词指代的范围可以窄到词或短语,代词指代的范围也可以宽到句子或段落。我们阅读现代文时必须找准文中某些代词指代的对象。 例六:1999 年试卷 18.根据传统的看法,下列对动物冬眠时心脏工作原理的解说,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解答此题,应认真讨论原文第二段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