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文档---下载后可任意编辑导师制实施方案 第 1 篇:德育导师制实施方案惠阳区第三中学德育导师制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为全面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和省委、市委、区委《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实施意见》,进一步提高学校德育工作的针对性、主动性和实效性,探究新形势下我校德育工作的新路子、新方法,构建全员参加、全员育人的德育工作体系,全面提高我校德育工作的水平,现根据市教育局关于实施“德育导师制”指导意见的文件精神,结合学校实际,制定本实施方案。 二、德育导师制的含义 德育导师制是在“整体、合作、优化”教育理念的指导下,将学校班级德育的诸多目标、诸多任务分解到担任“导师”的科任老师身上,导师将依据“用心沟通、以德树德;竭诚沟通、以情动情;刻意磨练、以志励志;修身垂范、以行导行”的育人原则,做到既教书又育人,既管教又管导,从而形成整体合作、优化班级老师管理群的一种班级管理新模式。 三、实施德育导师制的重要意义 1、它是加强和改进青少年学生思想道德建设的需要 学校是对青少年学生进行思想道德教育的主阵地,教书育人是每一个老师的职责,人人都是德育工作者是新时期、新形势给予人民老师的育人新理念。学校必须改变仅仅依靠班主任、德育老师为主开展学生思想教育工作的片面认识和现状,让所有的老师(包括职员工)都自觉承担起青少年学生的思想道德建设工作,以德育导师制为载体,建立一支全员参加的德育工作队伍,使德育与智育有机结合,真正落实“全员育人、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的思想。 2、它是中学德育创新的重要手段 德育导师制是新形势、新任务下的一种德育制度创新,强调以德育回归生活、关注学生生命成长为理念,通过构建学校教学与德育一体化的管理机制,使学校德育工作更加贴近学生学习和生活,学生的知识建构与道德成长同步进展、和谐进展,真正提高德育的实效性。 3、它是新一轮课程改革的迫切需要 我国新课程提出的三大目标之一“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学习目标,单靠课堂教学和班主任工作完成是有困难的。因此,探究新模式下的学生学业、生活、品行指导方式和策略,从而有效地推动新课程方案的实施,是当前急需解决的关键问题。德育导师制的管理模式不失为一种可资借鉴的模式。 四、基本原则 (1)进展性原则。德育导师的工作必须以促进学生的可持续进展为指向,在全面了解受导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