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文档---下载后可任意编辑小学数学第七册《商不变的规律》说课稿一、说教材 《商不变的规律》是九年义务教育小学数学第七册中的内容,在课本上的第 84 页上,共有三个例题,是一节新的授课。 “商不变的规律”是一个新概念,被除数和除数必须同时扩大(或缩小)相同的倍数,商才能不变,这是一种函数思想,学生在以前没有接触过。这个规律不但是被除数、除数末尾有零的除法的简便运算的根据。也是以后学习小数除法的依据,也有助于分数的基本性质的理解,同事还可以向学生初步参透函数思想。 二、说教学过程 1.“变”中求”不变”,导入新课。 教学伊始,先出现一道除法算数“8÷4=2”,然后变化被除数和除数,使之成为: 16÷4=4 24÷8=3 40÷2=20 使学生看到犹豫被除数和除数的变化,商也发生了变化,紧接着出现“80÷40=2”,让学生看到被除数和除数都变了,商却不变,从而引出课题。 “商的变化”是学生常常见到一般的现象,“商不变”则是一种特别现象。教学中,打破老框框,引导学生从变中发现不变,从而导入新课的学习,是符合教学规律的。“变”与“不变”本身就是一个辩证的关系,从中可使学生受到辩证唯物主义的启蒙教学,这样引入,手法新颖,有利于促进学生大脑兴奋,产生探求“商不变的规律”的强烈愿望,有助于新知识的学习。 2.突破重点,掌握新知 新教材中商不变的规律是用表格形式出现的,如下表: 被除数精品文档---下载后可任意编辑 24 120 240 2400 4800 除数 4 20 43 400 800 商 教学时引导学生先从左到右观察,并教给学生观察的方法,让学生由观察除法中的被除数、除数和商的变化入手,从具体到抽象,逐步从观察、比较、分析中得出结论。这一环节老师起主导作用,使学生有目的,学有方向。接着提出新要求,改变观察方向,根据上面教学方法,让学生自己去观察、比较、分析,展开讨论,从而得出又一新规律。同时也培育了学生观察事物的能力和抽象概括能力。 3.注重学法指导,优化教学过程 例 1 是运用商不变的规律进行口算: (例 1:口算 3600÷600 4800÷400 ) 这个例题的教学实行学生自学的方法。在讲完例 10 的练习中,精品文档---下载后可任意编辑最后出现一道这样的推断题: (150÷10)÷(30÷10)=5( ) 学生推断后,请与 150÷30 进行比较,这两题的结果都是5,150÷30 和 15÷3 哪题容易计算?学生回答:15÷3 容易计算。这样很自然地过渡到例 11 的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