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天士的杂病证治经验叶天士的杂病证治经验叶桂,字天士,号香岩,江苏吴县人,清代著名医学家。生活于清•康熙、乾隆年间约公元年。其祖父和父亲皆精于医。叶桂岁时,其父去世,遂从学于其父的门人朱某。桂聪颖异常,闻言即解,见识常出于其师之上。又能勤求古训,博采众方,虚心好学,凡闻有一技之长者,必执礼以师事之。年间从师人,因而学业大进。治病多奇中。既博采历代诸家之长,又能于古训融会贯通,是以成就了一代名医,以至“名著朝野,即下至贩夫竖子,远至邻省外服,无不知有叶天士先生,由其实至而名归也”。叶氏一生忙于诊务,因而著述甚少。世传《温热论治》卷,相传系叶氏门人顾景文随叶氏游洞庭山时根据其师口授记录而成。首刻于清•唐大烈《吴医汇讲•卷一》。其后,华岫云辑《临证指南医案》,将其更名为《温热论》,并列于卷首。后有章虚谷将其收入《医门棒喝》,王孟英将其收入《温热经纬》,并更名为《叶香岩外感温热篇》。此外,还有多种注本流传。《温热论治》反映了叶氏辨治温热病的学术经验精华,揭示了温热病基本的传变规律,确立了以卫气营血为纲的温热病辨证体系,提出了察舌、验齿和辨斑疹白瘩等温热病诊断鉴别方法,制定了“在卫汗之”、“到气清气”、“入营透热转气”和“入血凉血散血”的温热病治疗大法,使得温热病的辨治完全脱离伤寒六经而自成体系,从而成为温热学的经典文献。它的问世,极大地促进了温病学和温病学派的形成和发展。叶桂成为温病学派最有影响的代表医家。叶氏的另一部著作《临证指南医案》卷,刊于年,是其门人华岫云等收集叶氏临床治案,加以分类整理而成。全书以病为纲,分为门,收载医案:余则,全面反映了叶氏丰富的临床经验和独到的学术见解。每门之后均有门人附论篇,概括该门证治大意。本书问世之后,多次翻刻,流传极广,影响深远。其他医案著作如《叶案存真》,《香岩诊案》,《未刻本叶氏医案》等均系其门人或后人收集整理而成。另有《幼科心法》卷,相传为叶氏手订。他如《本事方释义》卷、《景岳全书发挥》卷、《幼科要略》卷,虽均署名叶氏,然非叶氏真传,多是后人伪托之品。叶氏在温热病方面的学术成就已见于温热学派中,这里仅就其杂病辨治的学术经验概述如下。一、胃阴学说自金元时期“”李东垣著《脾胃论》,倡言 脾胃内伤,百病由生 ,创立脾胃学说之后,历代医家莫不遵从其说,临床调治脾胃惯用东垣所创立的益气升阳之法。但东垣的益气升阳法只适合治疗脾失健运之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