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词中的梅花”群文阅读活动课堂展示教学案例濮阳市第五中学雷利鸣活动目标:1、通过阅读古诗词中的梅花理解其文化内涵。2、通过结合写作背景深入剖析每首诗词梅花独特的意象。3、通过写推荐辞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4、通过介绍诗词锻炼学生的语言组织能力和口头表达能力。5、通过对古诗词中的梅花理解培养学生高洁的品质和坚韧的性格。活动方法:课下:资料搜集法、分类整理法,写推荐辞;课上:个性解读法和小组交流法。活动时间:二课时活动步骤:第一课时一、课堂导入老师:梅花是中国古代文人墨客千年吟咏不绝的主题,更是国画大师们最钟爱的绘画内容。“岁寒三友——松、竹、梅”,“花种四君子——梅、兰、竹、菊”更有梅花的位置。宋代林和靖,这位赏梅爱梅的大隐士就有不断吟唱梅花的诗篇。以“梅妻鹤子”的感情寄寓于梅花之中,可谓爱梅之最的文人了。那么到底梅花在中国文化中有何独特的内涵?每首诗词展示了作者怎样的思想?对于我们又有怎样的教育意义?今天让我们品析鉴赏,首先请每个小组展示说明收集的诗词资料。二、小组展示学生展示:第一组:宋文学家王安石的绝句《梅花》第二组:唐朝诗人王维的《杂诗》第三组:元朝画家、诗人王冕的《白梅》第四组:明末清初著名的书画家恽寿平的《题唐解元小景》第五组:宋朝诗人卢梅坡的《雪梅》第六组:宋朝著名爱国诗人陆游的《梅花绝句之一》第七组:毛泽东主席的词作《卜算子·咏梅》第八组:宋代著名大诗人陆游的《卜算子·咏梅》第九组:宋代人林逋的《山园小梅》三、诵读展示老师:请每个小组推选出诵读最优秀的人朗诵本组推荐的诗词。学生展示:第一组:《梅花》,王安石:“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第二组:《杂诗》,王维:“君自故乡来,应知故乡事。来日绮窗前,寒梅着花未。”第三组:《白梅》,王冕:“冰雪林中著此身,不同桃李混芳尘。忽然一夜清香发,散作乾坤万里春。”第四组:《题唐解小景》,恽寿平:“雪后轻桡入翠微,花溪寒气上春衣。过桥南岸寻春去,踏遍梅花带月归。”第五组:《雪梅》,卢梅坡:“梅雪争春未肯降,骚人搁笔费评章。梅须逊雪三分白,雪却输梅一段香。”第六组:《梅花绝句》,陆游:“道梅花坼晓风,雪堆遍满四山中。何方可化身千亿,一树梅花一放翁。”第七组:《卜算子·咏梅》,毛泽东:“风雨送春归,飞雪迎春到。已是悬崖百丈冰,犹有花枝俏。俏也不争春,只把春来报。待到山花烂漫时,他在丛中笑。”第八组:《卜算子·咏梅》,陆游:“驿外断桥边,寂寞开无主。已是黄昏独自愁,更著风和雨。无意苦争春,一任群芳妒。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第九组:《山园小梅》,林逋:“众芳摇落独暄妍,占尽风情向小园。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霜禽欲下先偷眼,粉蝶如知合断魂。幸有微吟可相狎,不须檀板共金尊。”四、合作探讨老师:从这些古诗词中总结一下“梅花”有何文化内涵?学生:梅花象征春天。学生:梅花蕴含着坚强、不屈不挠的精神。学生:梅花还有不与世俗同流合污的高洁品质。学生:我觉得结合诗歌的写作背景梅花还寓意思乡、爱国之情。总结:梅花是中国传统名花,它不仅是清雅俊逸的风度使古今诗人画家为它赞美,更以它的冰肌玉骨、凌寒留香被喻为民族的精华而为世人所敬重。中国历代文人志士爱梅、颂梅者极多。梅以它的高洁、坚强、谦虚的品格,给人以立志奋发的激励。在严寒中,梅开百花之先,独天下而春,因此梅又常被民间作为传春报喜的吉祥象征。有关梅的传说故事、梅的美好寓意在我国流传深远,应用极广。第二课时一、推荐辞写作老师:请给本组推荐的诗词写一段推荐辞。要求:1、结合作者经历及写作背景深入理解诗词;2、推荐辞要简洁突出诗词主旨;3、推荐辞要有创新;4、不少于50字。二、学生写作三、推荐辞展示老师:请评选出本组中最优秀的推荐辞来展示。学生展示:第一组:推荐王安石的绝句《梅花》——你看他写的梅花,洁白如雪,长在墙角但毫不自卑,远远地散发着清香。诗人通过以梅花不畏严寒的高洁品性的赞赏,用雪喻梅的冰清玉洁,又用“暗香”点出梅胜于雪,说明坚强高洁的人格所具有的伟大的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