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背景下班主任与家长沟通方式的创新摘要:学生的健康成长离不开家长、学校的共同教育。班主任与家长的有效沟通,有利于形成教育合力,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我们进入了“互联网+”时代,因此也使得传统的沟通方式在当今社会凸显出一些弊端。QQ、微信、微博、校信通等等的出现,创新了班主任与家长的沟通方式。关键词:互联网+;班主任;家校沟通中图分类号:G6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9132(2017)35-0166-02DOI:10.16657/j.cnki.issn1673-9132.2017.35.104当今的高中教育是一个复杂的系统,需要学校、家庭及社会的共同负责形成合力。对于家庭而言,学生基本上是在学校里接受教育,且处于青春叛逆期,很多情况家长不是很了解。对于教师来说,教学任务重,班级里的学生人数较多,与具体某个学生的交流很有限,谈话周期长,与家长沟通形式往往大于实质。一、传统家校沟通方式的弊端传统家校沟通多以家访或邀请家长来校面谈、家长会、电话或短信等形式展开。这些方法是班主任与家长联系的重要渠道。但这些沟通合作的方式存在很多缺点和弊端。(一)家访或邀请家长来校面谈这种方法虽然是家校联系的重要渠道,但对于很多学生来说,尤其是成绩差或者表现不理想的学生总是很担心教师或家长“告状”,因此对于这种方式或多或少有抵触情绪。同时又存在可能家长工作忙,或在外地工作,或者家长住的地方较远而难以成行的情况。(二)家长会班主任每年都开家长会。一般来说,家长会对于学生具有较强的威慑力,但家长会上家长所了解的最多的往往是学生所在班级的整体情况,或者班级存在的某些现象。具体到某个学生的情况,由于时间问题,教师不可能面面俱到。即便如此,每学期一两次的家长会,还有一些家长因为工作忙而不能参加。(三)电话联系这种家校联系方式,教师尤其是班主任用得最多。但讲清问题耗时较多,一个电话能讲多久呢?讲上一两个小时,沟通成本太高。同时这种方式不利于家长与教师的情感交流,往往解决不了问题。对于经常惹事的学生而言,次数一多,不论是教师还是家长都会感到厌烦。二、“互联网+”时代下沟通方式的创新随着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通信技术的发展,我们进入了“互联网+”时代。“互联网+”时代指的是进入了移动互联网时代,电信运营商与互联网融合在一起,能共享信息的无线网络。每个人的手机随时随地可以上网。科学技术应用于教育领域,家校沟通有了更好的平台。于是实现家校双方跨越时空的无缝联系成为了可能。(一)QQ或微信每个新学期开学,教师会将QQ号或微信号连同手机号码一起给学生家长。QQ支持在线聊天,班主任教师与家长可以进行文字、图片、视频等等点与点的双向交流。有些学生或家庭的情况,家长可能在与教师面谈的时候不大好意思说出来。但在QQ平台上,家长可以毫无尴尬地谈情况谈思想谈建议。当然,班主任要坚持保护隐私的原则,尊重学生及家长的隐私,不能随意外传与家长的谈话。如果嫌文字输入麻烦的话,还可以采用语音聊天、视频聊天。通过QQ与家长联系,QQ保留聊天信息,即使家长因为忙或者不在线,有空余时间后家长的QQ只要一上线可以知道教师的信息,就可以与教师取得联系。(二)QQ群或微信群在QQ(微信)的基础上,还可以建立班级QQ(微信)群。班主任教师建立班级家长群,邀请全体家长到群里。班主任通过班级家长群,适时发布通知,比如作息时间更改、收费通知、活动通知等等。曾有学生回家骗家长学校要收费,事实上根本没这回事,然后用这钱打游戏。过了好长时间,家长和教师见面时才发现。如果家长能及时了解信息,此类事情就不会发生。班级家长群可以成为班级事务讨论的平台,为班主任更好地管理班级、处理问题提供意见。班级并不只是班主任和四十多位学生的班级,每个同学的家长也是班级的成员。在这个群里,家长对班级管理、学生学习、学生活动、心理健康教育等等都可以发表自己的意见和建议。通过共同讨论,增进了家长对学校政策的理解,激发家长从内心支持班主任教师工作,更有利于班级管理的有序化。家长群有共享资源的功能。班主任或者家长可以上传一些教育孩子的案例,群里的所有家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