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文档---下载后可任意编辑总书记眼中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和意义 历史的进展,总有一些关键的时间节点。 2024 年就是这样一个关键时间点。到 2024 年全面建成小康锚点社会,是“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是我们党向人民、向历史作出的庄严承诺,是近 14 亿中国人民的共同期盼。那么,习近平总书记眼中的“全面小康”什么样?党建网微平台梳理了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此方面的部分论述,和您一起学习体会。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一个实实在在的目标 “小康”是中华民族自古以来追求的理想社会状态 中国人民正在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而努力,其中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中的“小康”这个概念,就出自《礼记·礼运》,是中华民族自古以来追求的理想社会状态。使用“小康”这个概念来确立中国的进展目标,既符合中国进展实际,也容易得到最宽阔人民理解和支持。 ——2024 年 9 月 24 日,习近平在纪念孔子诞辰 2565 周年国际学术研讨会暨国际儒学联合会第五届会员大会开幕会上的讲话 更重要的也是更难做到的是“全面”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强调的不仅是“小康”,而且更重要的也是更难做到的是“全面”。“小康”讲的是进展水平,“全面”讲的是进展的平衡性、协调性、可持续性。假如到 2024 年我们在总量和速度上完成了目标,但进展不平衡、不协调、不可持续问题更加严重,短板更加突出,就算不上真正实现了目标,即使最后宣布实现了,也无法得到人民群众和国际社会认可。 ——2024 年 10 月 29 日,习近平在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第二次全体会议上的讲话 不是一个“数字游戏”或“速度游戏”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不是一个“数字游戏”或“速度游戏”,而是一个实实在在的目标。在保持经济增长的同时,更重要的是落实以人民为中心的进展思想,想群众之所想、急群众之所急、解群众之所困,在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上持续取得新进展。 ——2024 年 12 月 21 日,习近平在中央财经领导小组第十四次会议上的讲话 不能忘记每一个民族、每一个家庭 我们搞社会主义,就是要让各族人民都过上幸福美好的生活。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最艰巨最繁重的任务在贫困地区,特别是在深度贫困地区,无论这块硬骨头有多硬都必须啃下,无论这场攻坚战有多难打都必须打赢,全面小康路上不能忘记每一个民族、每一个家精品文档---下载后可任意编辑庭。 ——2024 年 2 月 10 日至 13 日,习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