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文档---下载后可任意编辑倾听_ --------------------------------------- 知识在对话中生成,在沟通中重组,在共享中倍增。课堂教学,实际上是一种相互倾听和接受,在共享中实现“视界融合”与精神互通,并共同去制造意义的活动。在数学课堂教学中,学生对各种问题作出的不同解答,这时老师能否善于倾听、发现学生在讨论沟通中富有价值和有意义的观点,并能以平等的作风与宽容的态度去体验学生的情绪,就成为课堂教学动态生成的重要条件。叶澜教授曾经说过:“要学会倾听孩子们的每一个问题,每一句话语,善于捕捉每一个孩子身上的思维火花”因此,作为一名走进新课程的数学老师,在课堂教学中不仅要学会认真地倾听(不管是响亮的、理直气壮的,还是轻微的、胆怯的),而且还要在听的过程中辨析和推断有价值、有意义的信息,使所有学生共享学习活动中的“不同声音”。 一、善于倾听并接纳学生在探究过程中的不同观点 雅斯贝尔斯说过,对话是真理的反映和思想本身的实现。而现在的数学课堂,由于老师按预设的教学计划进行教学,对待学生不同观点或意思表达不完整的见解时,往往没听学生说完就作出否定,这不仅使学生失去一个完整表达的机会,而且它带来的或许是人格自尊的失落和对信念追求的丧失。 一位老师上六年级数学课“圆锥的体积”,学生在讨论圆锥的体积和圆柱的体积有什么关系时,大部分学生很自然地利用手中的学具,开始验证自己的猜想。这位老师在各实验小组间巡视,突然发现有一组没有按他的要求去做,就生气地责问学生为什么不按实验要求做。学生很兴奋地向老师表白他们是用尺子在测量……话未说完,老师就打断了学生的话,表明不需要测量,让学生按下面表格中的要求边做实验边填写。 学生再次听完老师的要求后,自己探究讨论的热情一下子跌到谷底,最后应付式地完成了实验。那么这组学生是怎么想的呢?课后我向他们了解,他们一下子来了兴致:在等底等高的情况下,圆锥的体积可能是圆柱体积的 1/3 或 1/4。假如用空圆锥装满水倒入空圆柱,倒一次,量一量水面的高度是圆柱容器高度的几分之一,以此就可以类推出圆锥的体积是圆柱的几分之一。他们量出圆柱容器的高是 105cm,倒入一圆锥水后,圆柱里的水的高度是 3.5cm,正好等于 1/3。 多好的想法呀!虽然学生还不能概括出在底面积相等的情况下高与体积的正比例关系,但学生的方法是完全正确的。在学生的实验方案中既有操作,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