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数基金是以特定的指数为标的指数[1],并以该指数的成份股为投资对象,[1]通过购买该指数的全部或部分成份股构建投资组合,⑴以追踪标的指数表现的基金产品。目前市面上比较主流的标的指数有沪深 300 指数、标普 500 指数、纳斯达克 100 指数等。[1]投资服务机构 PortfolioSolutions 和 Betterment 曾经发布研究报告,分析持有 10 种资产的投资组合在 1997 年至 2012 年间的表现。结果发现,指数基金投资在 82%到 90%的情况下,表现好于主动管理投资。选择标准市场的指数基金越来越多,选择指数基金的难度越来越大,投资者在选择指数基金时最需要重视的有两点:一方面选择跟踪成长性较好的指数的基金,找到这样的指数的难度不亚于选股票;另一方面是选择投资跟踪误差较小的指数基金,跟踪误差越小的基金,表明基金经理的管理能力越强,投资者更能实现获得指数收益率的目标。根据银河证券基金研究中心的数据显示,截至 2012 年 4 月底,境内基金市场上有标准指数基金 133 只,增强型指数基金 24 只,可谓盛况空前。面对众多的指数基金,投资者应该如何选择呢?1、关注基金公司实力--基金为先在选择任何基金时,基金公司实力都应该是投资者关注的首要因素,指数基金也不例外。虽然指数基金属于被动式投资,运作较为简单,但跟踪标的指数同样是个复杂的过程,需要精密的计算和严谨的操作流程。实力较强的基金公司,往往能够更加紧密地进行跟踪标的指数。2、关注基金费用--成本制胜相对于主动管理型基金,指数基金的优势之一就是费用低廉,但不同指数基金费用"低廉"的程度却有所不同,尽量减少投资成本是非常必要的。当然,应注意的是,较低的费用固然重要,但前提是基金的良好收益,切勿片面追求较低费用而盲目选择指数基金。3、关注标的指数--重中之重指数基金的核心在于其跟踪的指数,因此挑选指数基金时,了解其所对应的市场尤为重要。此外,投资者还可以通过投资不同的指数基金,来达到资产配置的目的。当前境内市场的指数种类繁多,可谓"百花齐放,百家争鸣",不同指数覆盖的市场范围不同,其风险收益特征也不同,如上证 180 和深证 100 指数,分别反映沪深两市的情况;中证 100 和中小板指数,则分别反映沪深两市大盘蓝筹企业与中小企业的情况;甚至随着跨境 ETF 的推出,同时选择沪深 300 指数基金与投资海外市场指数的基金,也是很好的资产配置方向,能够在一定程度上起到分散投资、分散风险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