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投资:是一定的经济主体为了获取预期的、不确定的收益或效益,投入资金及其它经济资源,用以不断转化为实物资产或金融资产的行为和过程。 2、生产性投资:是指投入到生产、建设领域等物质生产领域中的投资,其直接成果是货币转化为生产性资产 3、非生产性投资:是指投入到非物质生产领域中的投资 4、直接投资:是投资者将资金直接投入投资项目,形成实物资产的投资。 5、间接投资:是指通过购买证券(股票、债券)以预期获取收益的投资。 6、固定资产投资:是指用于购置和建造固定资产的投资 7、投资的分配:是指投资的总量分配,是投资在产业之间、地区之间的分配,它是投资形成、筹集与投资运用之间的中间环节。 8、投资主体:是指进行投资活动,具有一定资金来源,拥有投资决策权,享受投资带来收益,并承担投资风险的社会组织和个人。 9、投资学: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它的研究对象是以投资领域为客体,研究投资运动规律及其管理原理的一门经济学科。 10、经济增长: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在一定时期内生产总量的增加,即国民财富和国家经济实力的增长。它一般用国民生产总值、国民收入增长率及人均国民生产总值的增加来表示。 11、投资与所有制结构:指各种经济成份投资占社会总投资的比重.是由社会的所有制结构决定的,即由各种经济成份占整个国民经济的比重决定的.投资的所有制结构也影响社会的所有制结构。 12、投资分配制:具体来说,就是由国家计划部门有计划地按部门归口切块分配投资 13、投资经营制:是指在国家计划指导下以企业的投资经营和银行的经营投资为特征的投资体制。 14、投资股份制:就是以股票为载体,由不同的投资主体采取入股、合股、参股、控股等方式进行投资的一种投资模式。 15、投资宏观调控:是以国家为主体对社会经济中的投资活动进行有目的的干预,运用适当的调节机制和调节手段,使之符合国民经济良性循环和国民经济增长、发展要求的经济过程。 16、经济手段:是国家通过调节经济变量来影响微观经济行为,并使之符合于宏观经济发展目标的一切政策措施的总和。 17、经济杠杆:是指国家按照经济规律的要求,为调节社会再生产诸环节中的经济关系、平衡关系和比例关系,以便搞活微观,控制宏观为目的的所采用的一系列工具。 18、股票:是股份有限公司依照公司法的规定,为筹集资金所发行的一定数量和一定股份面额的所有权证书 19、债券:是由债券发行人(债务人)签发的,证明持券人(债权人)有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