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利尿激素分泌异常综合征 抗利尿激素分泌异常综合征(syndrome of inappropriate secretion of antidiuretic hormone,SIADH)由 Schwartz 于 1957 年首先报道,乃因抗利尿激素(ADH,即 AVP)或类似抗利尿激素样物质分泌过多使得水的排泄发生障碍所致,改变以低钠血症为突出表现。 简介 SIADH 是抗利尿激素(ADH)未按血浆渗透压调节而分泌异常增多,致使体内水分潴留、尿钠排出增加,以及稀释性低钠血症等一系列临床表现的综合征。除严重颅脑损伤、颈髓损伤、严重颅内感染以及脑血管病急性期(10%~14%)外,还有恶性肿瘤和肺部肿瘤等等。 病因 很多恶性肿瘤可以产生 ADH,从而引起 SIADH。肺燕麦细胞癌是最常见的引起 SIADH 的恶性肿瘤(有资料显示,约 80%的 SIADH 由肺燕麦细胞癌引起)其他如胰腺癌、前列腺癌、胸腺瘤、淋巴瘤等也可引起 SIADH 一般来说,在SIADH 出现时原发肿瘤的表现已很明显。但有时SIADH 可为肿瘤的首发表现,即 SIADH 出现时肿瘤的原发灶尚不清楚。对绝大多数肿瘤性 SIADH 来说,其根本原因是肿瘤组织产生过多的 ADH 释放到血液中。但也有研究显示,有时在切除的肿瘤组织中检测不到ADH,说明部分肿瘤性 SIADH 并非因肿瘤产生的 ADH 而引起,这类 SIADH 从本质上说属于异位内分泌综合征。这类 SIADH 的形成机制可能为:①肿瘤组织产生一些ADH 样物质,它们具有 ADH 的活性但与ADH 无免疫交叉性;②肿瘤组织产生某些介质刺激垂体 ADH 的分泌;③肿瘤通过某种机制使中枢ADH 释放的渗透调定点下降,使得正常的(甚至低于正常的)细胞外液渗透压也引起 ADH 释放。 很多神经-精神疾患都可引起 SIADH,如卒中创伤、感染、肿瘤躁狂症等。上述疾病引起 SIADH 的机制尚不很清楚,推测可能系影响下丘脑功能而使得 ADH 的分泌不受正常机制的调控。合并有精神性烦渴的精神疾病由于病人有强迫性饮水,使体液稀释,更易引起SIADH。 不少肺部疾病可引起 SIADH,如急性呼吸衰竭(特别是有明显的低氧血症和高碳酸血症者)、肺炎、肺结核、机械通气等。肺部疾病引起 SIADH 的详细机制尚不清楚。有人通过生物检测法在结核性肺组织中发现 ADH 样活性,说明在某些情况下肺组织可产生 ADH 或 ADH样物质。 各种手术均可引起 SIADH,往往出现于术后的 3~5 天,机制未明。在此期间,如给予低张液体(如右旋糖酐)可引起低钠血症,给予等张液体(如生理盐水)则不产生低钠血症。 药物是引起 S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