抹茶的加工技术 抹茶在我国已有1700多年的历史,蒸青抹茶起源于中国宋代,从历史的角度来讲,抹茶分为古代抹茶和现代抹茶。古代的抹茶也称末茶,是以优质新鲜茶叶为原料,采用蒸青、碾压、干燥等技术加工而成的粒径较小的茶粉,外观呈天然绿色。到了南宋淳熙年间,古代抹茶传入日本,由此而产生了日本茶道.我国自明代以来,开始流行用茶叶泡汤弃渣的喝法。抹茶茶道随之失传,传统茶磨也随之绝迹,中国抹茶形成历史断代。现如今,国内茶叶公司与国外多家科研机构联手,采用现代的超微粉碎技术,成功推出中国抹茶,极大推动了中国茶文化的发展。 现代抹茶是在古代末茶的基础上,采用新工艺、新设备加工而成的天然蒸青绿茶超微粉体,在粒径方面,它的细度可以达到 3000 目。特点是:香气清香、淡雅、超微细。蛋白质、氨 基酸 和叶绿素 的含 量很 高 ; 而茶多酚 、咖 啡 因 的含 量 较低 。它无 添 加剂 、无 防 腐 剂 、无 人工色素 ,可悬 浮 在热 水 中,不 沉 淀 ,呈现鲜绿的茶汤。像 咖 啡 一 样 溶于水 。兼 顾 了喝茶和吃 茶的优点,是绿茶的一 种 极品 。这 期 节 目我们就 给 大家介 绍 抹茶的加工技术。 解说:抹茶的加工工艺一般分为:采摘茶树鲜叶、蒸青绿片、低温干燥、超微粉碎等步骤。整个加工过程始终在较低的温度状态下进行,有效的保存了茶叶中的活性成分。 一级字幕:原料的选择 解说:由于抹茶的生产时间较短,只有 50 天左右,茶叶树种要选择无性系繁殖技术培育而成的,仅用 4、5 两个月出产的优质鲜茶叶做原料,并且还要求采用氨基酸、蛋白质和叶绿素含量较高的,茶多酚和咖啡因的含量较低。这样,茶园的管理除了日常的管理外,在芽生长期间必须搭设蓬架,用遮阳网遮光.降低日照,减缓茶树的生长,使茶叶呈现浓绿色,提高氨基酸含量,降低茶叶的苦味。遮盖方式为:在茶叶芽展开1-2 叶时遮光率为60%-70%。经7~ 10 天茶芽展至 3片叶时,把 遮阳网揭 开,使茶树在阳光下生长 1 天,然 后 再 把 遮阳网盖上 ,遮光率为:70%-80%。从 遮盖开始,约 15 天左右即 可 采摘新 鲜茶叶。采摘的方法 为:右手 的食 指 和拇 指 指 尖 轻 轻 夹 住 新 梢 上 的叶根部 位 ,用力 将 嫩 叶采摘下来 ,随 采随 投 入 茶蓝 中。由于采摘下的鲜叶仍 具 有一定 的生理机 能 。尤 其 呼 吸 作 用加强 ,从 而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