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八年级音乐《摇篮曲》说课稿 一、说教材 我说的这节课选自人音版八年级下册第二单元《乐海泛舟》中的学唱歌曲《摇篮曲》。这首歌曲是德国作曲家勃拉姆斯的著名代表作品之一,歌曲作于1 8 6 8年,它通过强弱节拍的起伏来塑造摇篮摇摆的形象。曲调优美抒情,语气安详平缓,细腻的勾画出一幅母亲和孩子的亲切画面。《摇篮曲》最初为母亲抚慰孩子入睡时咏唱的歌谣,后来发展到一种音乐体裁。摇篮曲一般具有温暖、亲切、安宁的音乐形象……这一体裁具有很强的艺术性和欣赏性,不仅限于催眠和描写孩童入睡,更多的是在抒发内心的思想感情,刻画宁静而有诗意的精神境界。 二、说教学目标 根据本节课的教材需要,我制订了以下教学目标: 1 、知识目标:初步认识摇篮曲这种音乐体裁,充分了解摇篮曲的主要特征。 2 、能力目标:学习演唱《摇篮曲》,引导学生用自然圆润的音色与柔和的情绪表现歌曲(中文版),并从中体会母亲对孩子的似水柔情与疼爱。 3 、德育目标:通过课外搜集各种形式歌颂母亲的作品,并通过在课堂上的介绍、欣赏,充分感悟母爱的伟大,获得丰富的情感体验,并懂得要感恩父母、回报父母。 三、说教学重、难点 结合本节课的内容及学生的理解能力,我制订了以下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引导学生用自然圆润的音色有感情地演唱歌曲 教学难点:歌曲中八度大跳及双倚音的演唱,使学生真正感受摇篮曲的美与母爱的伟大。 2 四、说教法、学法 “成功的教学需要的不是强制,而是激发孩子的学习兴趣”。因此,根据初中生的年龄、心理、认知规律等特点,我采用灵活多样、新颖有趣的教学手段,来吸引他们的注意力,提高课堂教学效益。因此,本节课我采用情景教学法和启发式、听唱法、才能展示法、欣赏互助法,让他们主动参与活动。同时采用多媒体教学,通过比较进一步认识摇篮曲的音乐特征,及课外欣赏歌颂母爱的歌曲,很好地渗透到德育教学,达到很好的教学效果。学生在轻松的学习氛围中愉快地学唱歌曲,在歌曲中深深的体会母爱这一真挚的情感,从而不仅使学生对音乐产生浓厚的兴趣,而且还圆满完成本节课的教学任务 五、教具准备部分: 传统的教学是以静态形象为主,学生的学习会感到枯燥乏味,而现代化的教学手段却能有效的引导学生的注意力和学习兴趣。因此,本节课我准备的教具有多媒体课件及电子琴。 六、说教学过程 结合本节教材,我设计了以下三个教学环节: 1、情景导入,酝酿情感 “敏锐的观赏力是创造者的基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