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综述:动静脉内瘘护理进展

综述:动静脉内瘘护理进展_第1页
1/7
综述:动静脉内瘘护理进展_第2页
2/7
综述:动静脉内瘘护理进展_第3页
3/7
word动静脉内瘘护理新进展金梅安徽省安庆市第一人民医院血液净化室,安徽安庆 246003血液透析是终末期肾病(ESRD)病人最主要的肾脏替代治疗方法之一,血管通路是血液透析治疗最重要的必要条件,而自体动静脉内瘘具有出血量少、穿刺部位多、感染发生率低、可长久使用的特点,常被誉为血液透析患者的生命线[1]。动静脉内瘘即经由外科手术将表浅毗邻的动静脉做直接吻合使静脉血管血流量增加管壁动脉化形成皮下动静脉内瘘,常用血管有桡动脉与头静脉、肘静脉与肱动脉等。据估算,在我国透析患者的永久性血管通路中,自体动静脉内瘘比例达 85%-90%[2]。但在长期使用过程中,出现感染、血栓形成、内瘘闭塞等使内瘘陷入失用状态,血液透析不能顺利进行,严重影响透析病人的生存时间和生活质量。近年来,动静脉内瘘的相关研究也不断发展。本文就动静脉内瘘护理进展进行综述,旨在更好地保护透析病人动静脉内瘘,延长动静脉内瘘的使用寿命,预防并发症,进而提高患者生存质量。1动静脉内瘘围手术期护理近年来,在新建动静脉内瘘患者手术前后护理中使用明示性安全标识,增强了护士安全防范意识,患者和家属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上升,通过文字宣教及行为干预并举的方法加强了患者对内瘘的自我保护意识,促进了内瘘的成熟 [3]。护理重点为术前进行血管评估,重视血管保护及造瘘侧手臂皮肤护理;术后做好术侧肢体护理,加强观察,重视新内瘘穿刺的正确操作,以提高自体动静脉内瘘的开通率,延长内瘘使用寿命[4]。2动静脉内瘘穿刺改良2.1穿刺针斜面向下的穿刺法王雪梅等[5]研究了穿刺针斜面向下的穿刺方法,对于减轻穿刺疼痛有一定的效果。沈娴等⑹使用改良穿刺法(针尖斜面向右旋转 45°,进针角度为 35°〜45°)穿刺。它的主要特点是进针角度大(45°),容易穿透皮肤及血管;同时它的有效穿刺力比常规法(15-30°)大 1.06 倍;由于进针速度加快,缩短了word穿刺针在皮下的机械性潜行过程,对皮肤及血管损伤减轻,致痛物质释放减少,疼痛减轻。能明显减轻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的穿刺疼痛及对动静脉内瘘管的损伤,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2.2 顺反穿交替法符霞等[7]将 150 例使用自体动静脉内瘘的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随机分为三组各 50 例,分别采用向心穿刺(顺穿)、离心穿刺(反穿)、和顺反穿交替的方式进行内瘘穿刺。反穿组、顺穿组和交替组的患者 AVF 动脉端分别采用离心穿刺方向、向心穿刺方向和顺穿反穿交替法,并进行“绳梯式”...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综述:动静脉内瘘护理进展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