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文档---下载后可任意编辑浮力的复习及应用——解决台秤问题 复习课教学设计设计思想:浮力问题是初中科学教学中的一个难点,模型复杂多变,计算方法灵活,是中考科学复习中的一块重点知识。学生在学习浮力的时候,往往存在囫囵吞枣的现象,通过死记硬背和大量的做题,应付了八年级浮力的学习,但是缺乏对于浮力的本质问题的认识。所以当进行中考第一轮复习时,遇到浮力的问题,学生面对略为复杂的情景,就不知道如何进行受力分析、如何找到问题的原型,自然也就无法从自己所掌握的知识中,概括出解题的方法。为解决对浮力有关知识的理解问题,增加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本节课第一部分通过知识回顾、理论证明对浮力的基本知识进行复习巩固,第二部分主要是针对中考中常常出现的台秤问题,应用浮力的反作用力对此类问题进行方法的指导,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教学目标:1、使学生对浮力的知识点有进一步的掌握,通过简单例题对浮力的计算方法进行回顾,增加学生解决台秤问题的信心。2、通过对沉浮条件与物质密度关系的证明,使学生对已知结论的过程性内容,有深化的思考和认识。3、以一个反作用力问题,引发学生思考,并由此找到正确解决台秤问题的一种方法。教学设计:一、知识梳理1. 基本概念 浮力的定义:浸没在液体(气体)中的物体受到液体(气体)给它的一个向上托的力。 浮力产生的本质:上下表面的压力差 阿基米德原理:浸在液体(或气体)里的物体受到向上的浮力作用,浮力的大小等于被 该物体排开的液体的重力。 公式:F 浮=G 排=ρ 液 gV 排 (气体中: F 浮= ρ 气 gV 排)请根据右图证明:阿基米德定律 F 浮=G 排2. 液体中,物体所受浮力的计算方法例 1:某物块用细线系在弹簧测力计下,在空气中称时示数是 15N,浸没在水中称时示数是5N,则此物块受到的浮力是 N。称重法: F 浮 =G-F 拉 (实验室测浮力)例 2:一个棱长为 10cm 的正方体物块,浸没在水中,上表面距水面 5cm,该物体受浮力多少牛?压力差法:F 浮=F 向上-F 向下例 3:将体积为 20cm3的物体浸没在水中,该物体受到的浮力为多少牛?公式法:F 浮=G 排=ρ 液gV 排例 4:一个重 20N 的物体能漂移在水面上,若将此物体放到盐水中,该物体所受浮力将发生怎么样的变化?平衡法: F 浮=G (悬浮、漂移)3. 沉浮条件证明:请从物体的沉浮状态推导浸在液体中的物体与该液体的密度关系精品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