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文档---下载后可任意编辑专题滑块与木板一 应用力和运动的观点处理 (即应用牛顿运动定律)典型思维方法:整体法与隔离法注意运动的相对性【例 1】木板 M 静止在光滑水平面上,木板上放着一个小滑块 m,与木板之间的动摩擦因数 μ,为了使得m 能从 M 上滑落下来,求下列各种情况下力 F 的大小范围。【例 2】如图所示,有一块木板静止在光滑水平面上,木板质量 M=4kg,长 L=.木板右端放着一个小滑块,小滑块质量 m=1kg,其尺寸远小于 L,它与木板之间的动摩擦因数 μ=,g=10m/s2,(1)现用水平向右的恒力 F 作用在木板 M 上,为了使得 m 能从 M 上滑落下来,求 F 的大小范围.(2)若其它条件不变,恒力 F=,且始终作用在 M 上,求 m 在 M 上滑动的时间.【例 3】质量 m=1kg 的滑块放在质量为 M=1kg 的长木板左端,木板放在光滑的水平面上,滑块与木板之间的动摩擦因数为,木板长 L=75cm,开始时两者都处于静止状态,如图所示,试求: (1)用水平力 F0拉小滑块,使小滑块与木板以相同的速度一起滑动,力 F0的最大值应为多少? (2)用水平恒力 F 拉小滑块向木板的右端运动,在 t=内使滑块从木板右端滑出,力 F 应为多大? (3)按第(2)问的力 F 的作用,在小滑块刚刚从长木板右端滑出时,滑块和木板滑行的距离各为多少(设 m 与 M 之间的最大静摩擦力与它们之间的滑动摩擦力大小相等)。(取 g=10m/s2). 精品文档---下载后可任意编辑【例 4】如图所示,在光滑的桌面上叠放着一质量为 mA=的薄木板 A 和质量为 mB=3 kg 的金属块 B.A 的长度 L=.B 上有轻线绕过定滑轮与质量为 mC= kg 的物块 C 相连.B 与 A 之间的滑动摩擦因数 µ =,最大静摩擦力可视为等于滑动摩擦力.忽略滑轮质量及与轴间的摩擦.起始时令各物体都处于静止状态,绳被拉直,B 位于 A 的左端(如图),然后放手,求经过多长时间 t 后 B 从 A 的右端脱离(设 A 的右端距滑轮足够远)(取 g=10m/s2).例 1 解析(1)m 与 M 刚要发生相对滑动的临界条件:①要滑动:m 与 M 间的静摩擦力达到最大静摩擦力;②未滑动:此时 m 与 M 加速度仍相同。受力分析如图,先隔离 m,由牛顿第二定律可得:a=μmg/m=μg再对整体,由牛顿第二定律可得:F0=(M+m)a解得:F0=μ(M+m) g所以,F 的大小范围为:F>μ(M+m)g(2)受力分析如图,先隔离 M,由牛顿第二定律可得:a=μm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