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文档---下载后可任意编辑甘肃崆峒山导游词 5 篇 崆峒山,位于甘肃省平凉市,是丝绸之路西出关中之要塞。自古就有“中华道教第一山”之美誉。西接六盘山,东望八百里秦川,南依关山,北峙萧关,泾河与胭脂河南北环抱,交汇于望驾山前,海拔高度在 1456—2123.5 米之间,垂直高度为 667.5 米,主峰海拔2123 米,森林覆盖率达 95%以上,总面积 83.6 平方千米。下面是我收集整理的甘肃崆峒山导游词 5 篇范文,欢迎借鉴参考。 甘肃崆峒山导游词 5 篇(一) 各位团友: 欢迎大家来到崆峒山游玩,我是你们今日的导游,叫我小林就好。大家来到这里之后,除了看风景以外,我觉得大家肯定也想知道一些历史,下面就由我为大家介绍。 崆峒山位于甘肃省平凉城西 15 公里,泾河上游主流与其北岸支流后峡河之间。长 100 公里,平均宽 15 公里,海拔 1870~2100米。最高峰山势陡峻,树木葱茏,形成北西西走向的一道天然绿色屏障,故名翠屏山,海拔 2123 米。 地质构造上属小关山逆断层,垂直断距约 700 米,上三叠统延长群的褐紫色与绿色砾岩及白垩纪底砾岩等垂直节理发育,经侵蚀形成许多岩崖峡谷及奇峰绝壁等特别地貌。 山顶有两级老夷平面: 2100 米的香山顶,上覆第三纪红层;1900 米左右的一级经切割为东、西、南、北、中“五台”。中台突起,诸台环列,各有奇势胜景。 合天台、插香台与灵龟台,号称“八台”,与“四岭”(凤凰岭、狮子岭、苍松岭与棋盘岭)、“二峰”(蜡烛峰与雷声峰),同为崆峒山地貌的自然奇观。 诸平台与山麓带先后修建了佛、道二教基地的“九院”、“十二宫”,共有寺观 42 处,大多集中分布在“五台”区,形成规模宏大的建筑群。现仅保存法轮寺的宋石经幢,十方院的元蟠龙石柱,东台宝庆寺的元代石壁及明建凌空塔,均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崆峒山多特别文化胜迹,山上有广成子洞,山麓有问道宫和广成泉。又有望驾山及撒宝岩,传为望秦始皇驾临及始皇巡幸撒宝处。精品文档---下载后可任意编辑东台悬崖的岩洞有玄鹤洞和青龙洞(一名归云洞),亦为崆峒名胜。1980 年在山南的崆峒前峡修成崆峒峡水库,水电站装机容量 1890 千瓦,具有发电、养鱼、灌溉及游览等综合效益。有直达中台的登山公路。 下面我为大家简单介绍一下崆峒山佛教僧徒的生活。在原始佛教时期,僧众的日常行事一般是出外化缘,各自修行。修行的方法有两项:一是学习教理,主要是听佛说法,互相讨论;二是修习禅定,指打坐,或者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