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目标的分类 教学目标分类是个很有研究价值的课题,在当代教学理论领域越来越受到广泛的关注,并就此提出了一些重要的理论观点, 对教学实践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一、国外教学目标分类研究 国外教学目标分类研究的理论观点很多,其中以下几种较具代表性: (一)布卢姆等的教学目标分类理论 美国芝加哥大学教授布卢姆于 1956 年出版了《教育目标分类学》,第一个把分类学的理论运用于教学领域。在他的推动下, 教学目标分类研究已经成为教育、教学理论研究的一个专门的领域,对指导当代教学目标设计影响深远。布卢姆及其合作者们 遵循的分类原则主要有: (1)教育的原则。各类别之间的主要区分应大体上反映教师对学生行为所作的区分。 (2)逻辑的原则。分类学应编制得合乎逻辑,并保持内在的一致性。 (3)心理的原则。分类学应与我们目前了解的心理现象相一致。 (4)中立的原则。分类应该是一种纯粹描述性的体系,能以比较中立的态度来表述每一种教学目标。布卢姆等人认为,教学目标可 分为三 大领域:认知 领域、情 感 领域和 技 能领域。布卢姆本 人提出了认知 目标的分类,情 感 目标和 技 能目标的分类是由 克 拉 斯 沃 尔 (David Krath-w ohl)和 哈 罗 (Anita Harrow )分别于 1964 年和 1972 年提出来的。其分类结 果 如 下图 : (二 )加涅 的教学目标分类理论 美国当代著 名 的教育心理学家 加涅 在其《学习 的条 件 》一书 中,认为学习 的结 果 ,或 者教学活 动所追 求 的目标,就是形 成 学生的五 种能力 :智 力 技 能、认知 策 略 、言 语 信 息 、运动技 能和 态度。又 将 智 力 技 能分出五 个附 属 范 畴 (亚 类),并按 其复 杂 程 度排 列 为:鉴 别作用、具体概 念 、为概 念 下定 义 、规 则和 高 级 规 则。如 下图 : 运用该分类系统,除了评价一门学程意欲使学生形成的各种能力之外,还包括下列作用:(1)该分类系统有助于将同类性 质的具体目标组合在一起,因而减轻了设计整个教学方法所需要的工作。(2)目标的组合有助于明确所研究的学程各部分的 顺序。(3)将目标组合成各种能力,可以用来计划估计是成功的学习所需要的条件。 (三)巴班斯基的教学目标分类理论 原苏联著名教育家尤·克·巴班斯基根据总的教育、教学目的,提出“综合规划和具体确定课堂教学任务”的课题,对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