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 .《水的蒸发和凝结》教学设计 【教材简析】 本课是五年级下册《热》单元的第2 课。在上一节课中,学生知道了水在标准大气压下受热到1 0 0 ℃时沸腾,形态转变为水蒸气。可在生活中,温度并没有达到 1 0 0 ℃,水也能转变为水蒸气,常常能看到水蒸气也会凝结成水。本节课进一步引导学生思考:水的物态变化跟什么有关?本课由四部分组成:第一部分——聚焦,开门见山,提出问题“水和水蒸气的相互变换与什么因素有关”。第二部分——探索,首先让学生回忆生活中水蒸发和水蒸气凝结的现象,并交流这两种现象与什么有关;其次是探究水蒸发快慢与温度高低的关系,学生需要设计实验,通过实验证明温度高低对水蒸发速度的影响;然后进行“在玻璃杯中加入冰块,将玻璃杯外壁擦干,静置 一会儿 ,玻璃杯外壁又 会出现水珠 ”“用 食 盐 降 低玻璃杯里 冰块的温度,玻璃杯外壁的水珠 是否 更 多 ”等 实验,发现水蒸发到空 气中,同 样 空 气中的水蒸气遇 冷 会凝结;当 温度变化时,我 们 可以 观 察 到水的蒸发和水蒸气的凝结现象。第三 部分——研 讨 ,在经 历 观 察 与探究活动 的基 础 上,让学生充 分研 讨 问题“当 温度变化时,可以 观 察 到哪 些 水的蒸发和凝结现象?”“生活中还 有哪 些 水的蒸发和凝结现象?”。第四部分——拓 展 ,学生进行了水的沸腾、 水的蒸发、 水蒸气凝结等 探究活动 ,可以 继 续 联 想 水还 有哪 些 物态变化,自然界 的云 、 雾 、 霜 、 雪 等 是怎 样 形成的?许 多 物质 在循 环 、 再 利 用 、 再 循 环 的过程 中,其形态也发生了改 变。 【学情 分析】 水是学生比 较 感 兴 趣 的物质 ,大部分五年级的学生都 知道水会蒸发,水蒸气会凝结。学生在三 年级的学习 中也已 经 观 察 了水变成水蒸气的过程 ,但 是学生并不 理 解 水的蒸发和水蒸气凝结成水过程 中的热量 变化。在本节课的学习 中,学生将设计实验,开展 水的蒸发和水蒸气凝结的探究活动 ,理 解 水的蒸发和水蒸气凝结成水过程 中的吸 热与放 热现象,并进一步发现日 常生活中水的蒸发和水蒸气凝结成水的实例 。 【教学目 标】 科 学概 念 目 标 1.知道水在吸 收 ( 放 出) 一定 热量 后,发生形态变化。 2.理解水的蒸发和水蒸气凝结成水过程中的吸热与放热现象。 3.发现日常生活中水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