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绿》教学设计 赣榆县青口二中 张来芳 教材依据 《绿》是新课标实验教材苏教版九年级(上册)第六单元的第一篇课文。 设计思路 朱自清的《绿》是一篇优美的写景抒情散文,美文美读,在读中品,读中悟是本课的指导思想。以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为目的,重在培养学生的参与意识,把课堂还给学生是本课的设计理念。我校学生语文基础差,特别体现在学生学习不主动,参与意识不强。依我校学生的实际情况,在教学中,先让学生通过听录音从整体上进行感知,对文章大致内容进行梳理,在此基础上对重点文段进行解读探究,着重学习多角度细致地描写景物的方法。 教学目标: 1、学习本文移步换景观察景物的方法。 2、学习文章多角度细致描绘景物特点的方法。 3、培养学生热爱自然、热爱生活、热爱生命的情感。 教学重点:理清写作思路,学习作者多角度细致地描写景物的方法。 教学难点:学习抓住特征描写景物的方法。 教学设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2 请学生回忆初中阶段所学的朱自清的散文导入新课。(学生回答) 二、检查预习情况 1、介绍作者 朱自清(1898—1948)字佩弦,江苏扬州人,散文家、诗人、学者、民主战士。有诗文集《踪迹》、散文集《背影》、《欧游杂记》。初中已学过他的《春》、《背影》。 2、简介背景: 本文写于 1924年,是朱自清先生《温州的踪迹》一组散文中的第二篇。当时正是大革命时期,作者在浙江省立第十中学教国文,五四运动的激情在作者心中仍未消失,愉悦的心情无法抑制。这反映在他的散文作品里,则表现为格调的明朗,节奏的明快,满蓄着“为人生”“写实”和昂扬向上的生命活力。 3、检查字词 尘滓zǐ 蕴蓄 yùn 皱缬xié 明眸善睐móu lài 雄踞jù 几绺liǔ 挹yì取 三、听录音,整体感知 听 录 音 ,思 考 下 列 问 题 1、文章 的文眼 是哪 一句 ? 2、课文题 目 为“绿 ”,什 么 地 方 集中写“绿 ”的? 3、第二节是不 是闲 笔 ? 写了 什 么 ? 有什 么 作用 ? 思 考 后 交 流 ,明确 上述 问 题 。 3 四、合作交流,解读探究 1、指名有感情的朗读第二自然段。 (1)、归纳概括本段的主要内容。 (2)、找出你喜欢的语句,说说你喜欢的理由。 ①梅雨瀑:声音(哗哗哗哗的声音)形态(视觉) ②那瀑布从上面冲下„„平滑的布。 ③瀑流经过„„纷纷落着。 比喻:写出色泽、水花形状和水花之多和不断舞动的姿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