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感器复习题 传感器第一章 1.传感器:是能够感受规定的被测量并按照一定规律转换成可用输出信号的器件或装置。 2.传感器的组成原理:被测量→敏感元件→转换元件→基本转换电路→电量 3.传感器的分类: 按被测对象分为内部信息传感器、外部信息传感器。 按工作原理分为物性型、结构型。 按被测物理量分 按传器能量源分为有源型、无源型 按输出信号性质分为开关型、模拟型、数字型 4.传感器的静态特性:线性度、灵敏度 5.传感器的动态特性:随时间变化的输入量响应特性 6.传感器的评价指标与选用原则 测量范围及量程 灵敏度:K=Δ Y /Δ X 灵敏度误差Δ K /K×100% 重复性 迟滞性 稳定性:温漂、零漂 精确度 动态特性 环境参数 7.传感器的标定:生产厂家或研究单位在已知传感器特性的前提下,利用实验的方法测得传感器输入、输出之间关系的过程。 传感器的校准:传感器在使用前、使用中或搁置一段时间再使用时必须对其性能参数进行复测或做必要的调整和修正,以确保传感器的测量精度,这个复测调整过程成为校准。 8.传感器的标定分为静态标定和动态标定。动态标定是利用线性工作范围、频率响应函数、幅频特性、相频特性曲线、阶跃响应曲线确定,方法有绝对标定法、比较法。 9.传感器与检测技术的发展方向:开发新型传感器(利用新材料、新的加工技术、新原理)、微电子技术的发展和开发、传感技术的智能化、复合传感器、研究生物器官开发仿生传感器。 第二章 1.位移可分为线位移和角位移两种,测量方法有机械法、光测法、电测法。 电测法是利用各种传感器将位移量变换成电量或电参数,再经后结测量仪器进一步变换完成对位移检测的一种方法。 2.参量型位移传感器: (1) 工作原理:将被测物理量转化为电参数 R、L、C。 A 电阻式位移传感器:电位计和应变片 B 电阻应变式位移传感器:将被测位移引起的应变元件的应变,经后续电路变换成电信号输出,从而测出被测位移。x→ε →△R→u0 C 电容式位移传感器:利用电容量的变化来测量线位移或角位移的装置。C=ε s/δ 。分为变极距型(δ )[灵敏度高、测量小位移、K=ε s/δ 02]、变面积型(S)[使用方便灵活、△C/C0=x/L、△C/C0=Q/π ]、变介质型(ε )[可用于高频、△C/C0=(ε 2-ε 1)hx/ε 1h、用于测介质厚度、液面高度等] D 电感式位移传感器:将被测物理量位移转化为自感 L、互感 M 的变化,并通过测量电感量的变化确定位移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