权威玉器鉴定师谈和田玉鉴定 ●国家标准《珠宝玉石名称》中定名规则:带有地名的天然玉石基本名称,不具有产地含义。一种宝玉石矿物的产出是不会根据行政区划来分布的。 ●测定常数:软玉的鉴定密度是 2.95g/cm3,光性特征为非均质集合体,折射率为 1.62(点测),吸收光谱 不特征,放大检查为纤维交织结构,鉴定一种珠宝玉石至少要求有三条以上的检验依据。折射率是物质的一个物理常数,同一种物质的折射率是相对固定的。从这几点再结合肉眼观察就可以确定为和田玉。鉴定部门不鉴定看不到玉质的或不具备玉的基本特征的“玉石”,磨光的玉料可以鉴定。鉴定的基本原则是看到什么鉴定什么,不做推测。 ●对于送检的取样原料,鉴定机构可以做“油浸薄片”,类似医学上的组织切片,可以准确的鉴定出矿物的种类。 ●硬度值是有一定的变化范围的,一部分和田玉材料的硬度可能低于 5或更低。即使在同一块玉石上的不同部位或不同方向,硬度也有所变化。偏差太大的可能是受到矿物包裹体影响。硬度测试是一个复杂的问题,没有简单的测量仪器,一般可以利用已知硬度的物体来比较相对硬度。绝大多数和田籽料都能划动玻璃,即使是光滑圆润的表面。 ●个人委托鉴定一般 50--100元,批量鉴定的证书一般 30元,大件另计。有些商家在送检样品时要求不分类鉴定,因此鉴定结论只有“和田玉”。您可以提请鉴定机构使用国家标准GB/T16552-2003《珠宝玉石名称》来鉴定。不过即使鉴定为“和田玉”也并不代表产地。 ●岫玉是蛇纹石玉,新疆也有很多地方出产蛇纹石玉,新疆出产的蛇纹石玉并不能叫和田玉。鉴定命名是依据玉石的矿物材料属性,这是最基本的鉴定常识。 ●珠宝玉石鉴定属于委托鉴定,我们提倡分类鉴定和命名,但如果送检客户要求不分类鉴定,只有鉴定总名称“和田玉”了。东北岫岩出产的“老玉”、“河磨玉”是透闪石玉石,属于软玉一类,定名和分类与和田玉相同。证书没有数据或空白的地方一般打印几个破折号“---”或斜杠“///”,也有少量鉴定机构打印“**”,但仅凭这一点不能断定证书的真伪。宝玉石鉴定证书一般不填写密度,因为密度测定比较麻烦,一般样品并不实测。 ●检验标签仅表明产品经过检验,不能提供太多的信息,主要与证书及鉴定卡配合使用,鉴定标签主要提供了一个可以核对的重量和唯一性编号,凭此标签可以免费复检。 ●鉴定卡是像名片那样大的没有照片的鉴定卡片,鉴定费用比较低。很多简易鉴定的证书(鉴定卡)没有检测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