杏鲍菇栽培技术 杏鲍菇的学名为雪茸,又被人们叫做刺芹侧耳,属于担子菌纲、伞菌目,侧耳属,是高山、草原、沙漠地带品质较好的一种大型食用真菌,主要分布在南亚、中东以及我国的宁夏、福建、青海、江苏、四川等地。杏鲍菇从名字看就透着一种贵气,顾名思义,杏鲍菇在人们眼中像杏仁和鲍鱼一样珍贵,吃起来,不仅具有杏仁的味道还具有鲍鱼那种滑嫩的口感,是一种极为名贵的珍惜食用菌,还被人们称为“平菇王”、“草原上的美味牛肝菌”等,也因此频频出现于餐桌,成了营养滋补的上好佳品。 杏鲍菇全身洁白,肉质肥厚、味道鲜美,营养价值非常高,植物蛋白含量高达25%,还具有降血脂、降胆固醇、增强身体免疫力的功效。子实体内富含 18种氨基酸及部分矿质元素等对人体有益的营养成分,加上味道十分丰富,令人食后不忘,使得消费者对其青眯有加;加之较高的耐贮、耐运性,也成了受市场欢迎的重要原因之一。 杏鲍菇这类高贵的食用菌品种,适合在我国的南北各地进行栽培,目前,在我国的宁夏、福建等地已经形成了规模化的设施栽培,让人们在一年四季都能吃到新鲜的杏鲍菇。看到这,电视机前的您是不是也被吸引了呢?这些高贵的家伙可不是那么好伺候的,下面就先带大家去了解一下这个贵族的生长习性吧! 第一节 生物学特性 1、 形态特征 杏鲍菇的子实体单生或群生,发育情况根据基质的营养、水分以及菌丝生理情况而有所差异;菌盖在幼时比较小,呈现为弓形;随着子实体的生长会逐渐变得平展,成熟时,菌盖中央凹陷,呈现出漏斗状,菌盖的直径从2~10厘米不等,一般情况下,单生的个体会稍大些,群生时则会偏小;菌盖在幼时呈现为灰黑色,随着菇龄的增加逐渐变浅,成熟后变为浅土黄或浅黄白色,从中央开始向周围蔓延出辐射状褐色条纹,并具丝状光泽;菌肉为纯白色,食用时,杏仁味非常明显,破口处短时间内就会变的干黄;菌褶为白色;菌柄长度大约为10厘米,直径为0.5~3厘米,菌柄上下不等粗,基部较为膨大,远远看去,像极了一个个漂亮的花瓶,非常具有观赏价值。 2、生长环境 营养 为了保证杏鲍菇的生长质量,在实际生产中可以将棉籽壳、玉米棒等作为主要原料,调配氮源时以麦麸等作为主要辅料,以降低生产成本,并同时提高菌丝长速及其活力。 温度条件 杏鲍菇菌丝喜欢 25℃左右的培养条件;子实体生长的适合温度为10℃~25℃,最适合的温度为15℃左右。 水分条件 由于野生杏鲍菇多出现于亚热带草原或干旱沙漠地区,这就先天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