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分子成型工艺精品课程建设方案 一、课程建设背景 高分子成型工艺是材料工程技术专业的核心课程和必修课程,对学生职业能力的形成和操作技能的提高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传统的成型工艺教学基本上是单一的“填鸭式”教学方式,所注重的是对知识的积累和灌输,注重对知识的掌握和继承,而更多的轻视了对学生素质能力的培养。为了进一步贯彻理论的必需和够用,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实践工程意识,打造职业教育特色,使学生成为高素质技能型的专门人才,改革教学方法和手段,进行高分子成型工艺精品课程就显得重要且突出。正是在此背景下,我们特申请高分子成型工艺校级精品课程建设。 二、课程建设意义、目标 高分子成型工艺作是一门理论性和实践性并重的课程。主要内容是研究高分子材料加工所依据的原理、生产控制因素以及成型加工过程中所发生的物理化学变化及其对制品的影响等,对学生成型加工岗位职业能力的形成和综合素质的提高起着非常重要意义。通过 2 -3 年精品课程建设最终达到具有一流教师队伍、一流教学内容、一流教学方法、一流教材、一流教学管理等特点的示范性课程。 三、课程设计理念及思路 (一)课程设计理念: 1 、以岗位需要和专业学习要求为导向,以职业能力为目标,夯实专业基础,增强发展后劲,突出职业性。 2 、加大产学结合、实践环节的比例,注重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的培养,体现实践性。 3 、课程设计时广泛听取企业行家、校外专家的意见,不断地对课程体系进行改进完善,体现课程的开放性。 (二)课程设计思路: 在深入企业进行充分调研、听取和吸纳专业指导委员会委员特别是来自企业的专家委员的意见及对毕业生进行跟踪调查的基础上,遵循知识的必需和够用,紧密围绕职业岗位(群)所需的技能为原则, 确定高分子成型工艺职业岗位(群),进而科学统筹、科学规划,打破成型工艺原有的框架体系,充分整合,并最终形成了相应的模块体系。重组后的高分子成型工艺主要由基础理论模块、物料配置模块及工艺模块三大模块组成,每个模块又由若干个子模块(子项目)组成,同时每个模块及其子模块(子项目)不仅包含有必需、够用的理论内容,而且也包含有职业岗位操作所需的职业能力训练等实践性内容,这样最终确定的模块体系不仅基本上涵盖了课程目标,而且还将理论知识和实践知识进行了有机融合,具有鲜明的高职特色:体现了实用性、实践性、综合性,有利于职业技能的形成和提高。 四、课程建设的内容与特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