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束支折返性室性心动过速

束支折返性室性心动过速_第1页
1/13
束支折返性室性心动过速_第2页
2/13
束支折返性室性心动过速_第3页
3/13
束支折返性室性心动过速(BBRVT) •BBRVT 是一种特殊类型的持续性单形性室性心动过速,由希-浦系统大折返引起 •多伴发于有器质性心脏病的患者,其中主要为扩张型心肌病以及冠心病 •BBRVT 周长往往小于 300 ms,加之患者多数有心功能障碍,因此发作时可致晕厥 •唯一具有清晰明确折返环的室速 •希氏束(至少其远端)、希-浦系统和心室肌是折返环的组成部分 在窦性心律时,BBRVT 患者常可见 HPS 的传导延迟, 表现为PR 间期的延长或室内传导阻滞。当适时的室上性激动下传, 正遭遇一侧束支的不应期, 则循另一侧束支缓慢下传, 激动心室后再沿着阻滞侧束支逆传回希氏束, 若可继续循另一侧束支下传并持续存在, 则形成折返 性心动过速。此时, 希氏束( 至少其远端) 、双束支、浦肯野纤维及部分心室肌构成折返环路。 当室性早搏刺激的短联律间期达到一定阈值时, 左束支的逆行传导进一步延缓以及右束支的前传兴奋恢复, 以至于来自左束支的逆传兴奋可经右束支下传, 完成一次折返过程。持续性的折返即形成束支折返性室速。 室内传导正常的患者在常规心室期前刺激时,约 50%可诱发BBR 搏动。取决于哪侧束支前向地传导冲动,束支折返激动时的QRS 可呈现两种不同的心电图图形 BBRVT 的分型: BBRVT 的形态取决于折返激动前传的束支 •最常见的类型:LBBB 型,激动经右束支前传而经左束支逆传导折返 •少见类型:RBBB 型,如激动经左束支前传而经右束支逆传导折返 •局限于左束支分支间折返性室速的 QRS 波形态亦可表现为 RBBB 型,如左前分支和左后分支参与的室速,其中伴电轴右偏者为折返激动由左前分支前传,左后分支逆传,而伴电轴左偏者传导方向相反 V3 现象 Akhtar 等描述了束支折返性室性早搏的发生机制 当心室程序刺激技术用作快速心律失常的诱发方法后,发现单个心室期前刺激(s2)引起心室搏动(V2)后,往往出现一个自发的心室反应V3,称为V3 现象。v2 与V3 的QRS 形状相似。 V3 的发生机制是大折返激动,由左束支逆传至希氏束、右束支,而由右束支-浦肯野系统下传至心室,引起心室激动 BBRVT 的体表心电图诊断标准 •无特异性表现 •近期或既往基础心律时,有 HPS 传导异常的表现,如 PR 间期延长,室内传导阻滞等 •心动过速发作时呈明显的室房分离 •心动过速发作时 QRS 波增宽,时限>140ms •心动过速发作时的QRS 波呈束支或分支阻滞图形 BBRVT 的心内电生理检查诊断标准 •基础...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束支折返性室性心动过速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