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话学习宝典 杭州话是吴语的一种方言,属于吴语太湖片杭州小片,具有吴语的一般特征,但受官话的影响很大,其人称代词、名词等中的官话成分相当大,成为吴语中的“异类”。杭州话主要分布在杭州市区和杭州近郊,不包括杭州远郊以及新近并入的萧山、余杭两区。保守估计,中国以杭州话为母语的人口在120 万~150 万之间。三种城区话:属吴语太湖片杭州小片,特点:说话加个“儿”字北郊话:属吴语太湖片苕溪小片,特点:湖、河分不清南郊话:属吴语太湖片临绍小片,特点:说话鼻音比上述两片重。 贱儿饭 —— 蹭吃 别苗头 —— 与人竞争,比高低 吃相 —— 谓态度,如“吃相难看”,即态度不好 毒头 —— 脾气古怪的人 杀猪 —— 敲竹杠 一息息 —— 一会儿 一滴滴 —— 一点儿 晏歇会 —— 等会儿见 吃不落 —— 不能胜任 打呃得 —— 打嗝 特为 —— 故意 有数 —— 懂了 耍子 —— 玩 儿 歇力 —— 休 息 困 觉 —— 睡 觉 寻 事 儿 —— 找 岔 糊 达 达 、糊 里 达 喇 —— 粘 粘 糊 糊 墨 墨 黑 —— 漆 黑 冰 冰 溲 —— 很凉 滥 滥 湿 —— 很湿 发 靥 —— 可 笑 、好笑 麻巧儿 —— 麻雀 钉头碰铁头 —— 比喻硬碰硬,互不相让 为好跌一跤 —— 意谓出于好的愿望办了某事,不仅不被理解,反遭人怨 回汤豆腐干 —— 指人被辞退而复人 吃隔夜螺蛳 —— 喻人说话罗嗦,纠缠不清 蚂蚁扛鲞头 —— 比喻人多活少,许多人聚在一起做少量的工作 歪了头由自己说 —— 意谓听不进意见,自以为是 高头 —— 上头 造话 —— 假话 抽斗 —— 抽屉 天井 —— 院子 弄堂 —— 胡同 曲蟮 —— 蚯蚓 沙核桃儿 —— 山核桃 温吞水 —— 温水 赤膊 —— 光膀子 大脚膀 —— 大腿 手膀 —— 胳膊 眼乌珠 —— 眼珠 额角头 —— 额 跷拐儿 —— 瘸子 贼骨头 —— 贼 郎中 —— 多指中医师 老倌 —— 用于指人,如:葛个老倌,那个老倌,即这个人,那个人 奶奶 —— 祖母 爹爹 —— 祖父 姆妈 —— 母亲 阿爸 —— 父亲 落雪 —— 下雪 落雨 —— 下雨 豁 闪 —— 闪 电 辰 光、 时 光 —— 时 候 旧 年 子 —— 去 年 上毛 、 上毛 子 —— 前 回 葛毛 —— 现 在 头毛 —— 刚才 不灵光 —— 不好使 刨黄瓜儿 —— 敲竹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