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构造地质学》复习题 一、名词解释 1、侧伏角;2、视倾角; 3、平行不整合接触;4、角度不整合接触;5、内力; 6、应力; 7、正应力;8、剪应力;9、压应力;10、张应力;11、点应力状态;12、应变;13、线应变;14、剪应变;15、蠕变;16、松弛; 17、枢纽;18、轴面;19、轴迹;20、褶轴;21、相似褶皱;22、平行褶皱;23、同沉积褶皱; 24、总滑距;25、断距;26、地层断距;27、铅直地层断距;28、水平地层断距;29、飞来峰和构造窗; 30、同沉积断层 31、构造层、32、岩层走向、倾向、倾角 33、主应力、34、等倾斜线 35、张节理、剪节理 36、擦痕、阶步 37、断层岩 38、劈理、线理 二、选择题( 被选中者打“√” ) 1、倾斜岩层层面与水平面的交线为该岩层的 (1)走向;(2)倾向;(3)没有特定意义的几何线 2、在垂直于地层走向的剖面上测得的地层倾斜角度是地层的 (1)视倾角;(2)真倾角;(3)侧伏角 3、在地质图上,测得的岩层产状倾向老地层,说明地层层序 (1)正常;(2)倒转;(3)直立 4、当地层倾向与地形坡向相反时,地层出露界线与地形等高线 (1)弯曲方向相同,地形等高线弯曲程度大;(2)弯曲方向相同,地质界线弯曲程度大; (3)弯曲方向相反 5、当地层倾向与地形坡向相同,岩层倾角α >坡度角β 时,地层出露界线与地形等高线 (1)弯曲方向相同,地形等高线弯曲程度大;(2)弯曲方向相同,地质界线弯曲程度大; (3)弯曲方向相反 6、当地层倾向与地形坡向相同,岩层倾角α <坡度角β 时,地层出露界线与地形等高线 (1)弯曲方向相同,地形等高线弯曲程度大;(2)弯曲方向相同,地质界线弯曲程度大; (3)弯曲方向相反 7、一套地层遭受构造变形和隆升剥蚀后再接受沉积,形成一套新的地层,这二套地层之间的接触关系是 (1)整合;(2)平行不整合;(3)角度不整合 8、交错层中斜层理与主层理相切的方向指示地层的 (1)顶面;(2)底面;(3)褶皱面 9、褶皱在未确定地层新老关系时,褶皱的基本形态用 和 予以描述。 (1)向斜,背斜;(2)向形,背形;(3)向斜,背形 10、由变形复杂的高韧性层(如岩盐、石膏和泥质岩石等)为核心,刺穿变形较弱的上覆脆性岩层形成的构造称作 (1)穹隆构造;(2)底辟构造;(3)不协调褶皱 11、形成纵弯褶皱的作用力为 (1)垂直于层面挤压;(2)平行于层面挤压 12、形成横弯褶皱的作用力为 (1)垂直于层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