载货汽车国IV 排放技术路线培训资料 技术开发部2011.12 第 1 页 共 6 页 载货汽车(柴油机)国IV 技术路线介绍 一、 概况 发达国家车用柴油机为达到欧 IV 排放标准,主要采用以下两种技术路线: 1. 依靠发动机缸内措施减少 NOX 的生成(主要是废气再循环 EGR),再采用过滤及氧化催化型后处理装置降低排气中的 PM(例如氧化催化转化器 DOC、微粒氧化转化器 POC、微粒过滤器或捕集器 DPF,以及由此衍生的连续再生微粒捕集器 CRT(DPF+CR)、催化碳烟过滤器 CSF 等,这些装置还可以纵使使用,如 DOC+DPF、DOC+CRT、DOC+CSF 等。) 2. 依靠发动机缸内措施减少 PM 的生成,再采用还原催化型后处理装置降低排气中的 NOX(例如选择还原催化转化器 SCR、NOX 吸附 LNT、NOX 存储催化转化器 NSC 等)。 国外不同国家或地区根据其不同的国情和要求,针对不同车型有不同的选择。就重型车而言,美国、日本主要采用第一种技术路线,而欧洲则以第二种路线为主。在轻型车领域,则普遍倾向第一种技术路线。我国也需要根据我国的国情和要求,进行具体的分析和选择。 考虑到我国石油资源紧缺,节油至关重要、代含硫量燃油的普及进展较慢、发动机配车功率裕度相对 较小,平均排温较高、Pt、Rh 等贵金属紧缺、尿素与柴油价格相差较大等因素,还考虑使用 SCR 技术可使燃气中残余 NO2 份额较小,因而对重型车而言经二种技术路线较为合理。而轻型车则受到负荷相对较轻,平均排温相对较代、且车上布置空间较紧,对价格和使用成本更为敏感等因素的制约,以采用第一种技术路线为宜。目前在国IV 柴油机的研发进程中,我国排量较大的重型和中型柴油机生产企业实际采用的均是第二种技术路线,而排量较小的轻型车用柴油机则主要考虑第一种技术路线。至于下一步要载货汽车国 IV 排放技术路线培训资料 技术开发部 2011.12 第 2 页 共 6 页 达到国 V 以至欧 VI 排放标准,则除了要对缸内措施和后处理进行进一步的和完善外,可能还需要多种处理装置的组合使用。 二、 选择还原催化系统(SCR)介绍 (一) 现状及技术特点 1、80%的欧洲卡车在欧 IV 阶段采用的是 SCR 技术策略,而欧 V 和欧 VI也是延续更完善的 SCR 技术策略。SCR 后处理器采用尿素为特征的还原剂,不仅去除 NOX 的转换效率最高,同时排气中残留的 NOX 的 NO2 份额较少。 2、与 DPF 技术方案相比,SCR 有 5%~6%的燃油经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