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检验科:(含输血科、病理科) 一类指标 (8)医院临床用血必须来自指定血站,严禁非法自采自供(院办、输血科) 二类指标(没有) 三类指标 一、医院管理: (一)依法执业: 3、医务人员严格遵守诊疗规范、常规。 (1)各科室就诊流程图(各临床、医技科室)。 (2)各科室诊疗规范、常规相关文字资料(各临床、医技科室) (五)公共卫生与应急管理 2、制定突发事件(包括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灾害事故、医院内部突发事件等)应急预案并组织实施。 (4)医务人员对应急预案知晓率达 100%(各科室)。 3、购置大型设备必须经过严格的可行性论证。属于《大型医用设备配置与使用管理办法》规定的甲、乙类大型医用设备,按照规定申请配置许可。 (2)医院50万元以上大型医用设备可行性论证报告、卫生行政部门购置许可文件、设备档案资料等(设备科,各相关科室)。 5、大中型医疗设备合理应用情况分析。 (4)全自动生化仪等设备 2011年 7月以来运行分析报告及领导审核记录(检验科)。 二、医疗质量管理与持续改进 (一)建立健全院科二级质量管理组织。 1:医疗质量管理组织人员结构合理,院、科二级质量管理组织分工明确,协作机制健全 (4)成立和调整输血管理委员会文件(原件)及 2011年 7月以来开展工作会议记录、参会人员签到名册(复印件)(输血科) (7)科室成立和调整质控小组及成员名单,明确质控员各自的工作职责(院办,各相 2 关科室) 3:科室主任全面负责本科室医疗质量管理 (1)科室质控小组成员名册(科主任为组长)、质控工作职责 、质控员参与质控工作记录。(临床、医技科室) (2)科室质控记录本:要有自查、整改内容及对质量问题定期进行分析内容。(临床、医技科室) (二)实施全程医疗质量管理与持续改进。 2:医院应当认真执行医疗质量和医疗安全的核心制度,有效防范、控制医疗风险,及时发现医疗质量和安全隐患 (2)医院制定核心制度及相关记录本、各级医务人员熟记核心制度、科室完善核心制度记录本(临床、医技科室) 4:加强全员质量和安全教育,提高全员质量管理与改进的意识和参与能力 (3)三基考核的资料(试卷及考核结果)(医务科、护理部、临床医技科室) (四)专业部门质量管理与持续改进。 4、急诊科: (4)2011年 7月以来检验、放射、CT、超声、输血等科室 24小时排班表(检验科、放射科、CT室、B超 室、输血科) (10)急诊科邀请的急会诊医师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