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名词解释 1.水分代谢(water metabolism),即植物对水分的吸收,运输,利用和散失的过程。 2.渗透作用(osmosis)是指溶剂分子从较高化学势区域通过半透膜(分别透性膜)向较低化学势区域扩散的现象,是一种特殊的扩散形式。 3.水通道蛋白(Aquaporin,AQPs),在许多动、植物及微生物中发现的类似的专一性运输水的膜蛋白,它的一个显著特点是其活力可被汞抑制。 4.蒸腾效率(transpiration efficiency)指植物每消耗1Kg 水所形成的干物质克数,常用单位是g•kg-1,也 称 蒸腾比 率(transpiration ratio)。 5.水分临 界 期 (critical period of water )通常是指植物在生命 周 期 中对水分缺 乏 最 敏 感 和最易 受 害 的时 期 。 1. 溶液 培 养 法 : 用纯化的化合物配制成水溶液 来培 养 植物以确定植物必需的矿质元素种类和数量,也 称 水培 方法 。 2. 协助扩散: 一些非脂溶性或低脂溶性物质能依赖镶嵌在细胞膜上的特殊蛋白质分子的功能活动来实现跨膜转运,称 为易 化扩散或协助扩散。 3. 单盐毒害 : 植物被培 养 在某种单一的盐溶液 中,不久即呈现不正常状态,最 后死亡。这种现象叫单盐毒害 。 4. 离子对抗: 在发生单盐毒害 的溶液 中加入少量不同化合价的金属离子,就可解除单盐毒害 ,这种现象称 为离子对抗。 5. 电化学势梯度: 离子的化学势梯度质和电势梯度合称 为电化学势梯度。 1. 光合链: 也 称 光合电子传递链,是指存在光合膜上、一系列互相衔接着的电子传递体组成的电子传递的轨道。现在被广泛接受 的光合电子传递途径是“Z”方案,即电子传递是由两个光系统串联进行,其中的电子传递体按氧化还原电位高低排列,使电子传递链呈侧写的“Z”形。 2. 光合单位: 指同化1 分子CO2 或释放1 分子氧所需要的叶绿体色素分子数目。一个光合单位大约有200—300 个色素分子,其中有一作用中心,人们把这一作用中心及其周 围的几百个色素分子称 为一个光合单位。叶绿体内存在有两个光系统,它们各有一个作用中心及一群天线色素,光合同化力的形成需要有两个光系统,故也 有人把这两个作用中心和其周 围的天线色素,合称 为一个光合单位。 3. 双光增益效应: 1957 年伊利诺斯大学爱默生(Robcrt Emcrson)及其同事发现,如果在680 纳米长波红光之外,再加上一些比 它波长较短的光,如 650—670 纳米的光,则量子效率(即量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