模具设计与制造专业实训课程标准 根据教育部“中等职业学校模具设计与制造专业教学指导方案”、我校“模具设计与制造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和“国家职业技能鉴定标准”,结合我校学生和实训设备设施条件,制定本课程标准。突出了以能力为本位、以职业实践为主线、以项目课程为主体的模块化教学理念。 一、实训的性质和目的 实践性教学是培养具有综合职业能力的应用型人才的重要教学环节,也是训练学生岗位职业能力的关键。为此,我们以能力培养为目标,加强实践环节,提高实践教学的课时比例,做到实践教学三年不间断,校内加强操作能力训练,校外与企业挂钩建立实习基地,在专业知识学习过程中,加强综合训练和综合考核。模具设计与制造专业是我校为社会培养技术工人的重点专业,为提高职业教育的专业性和突出职业技能培养,围绕专业实践性教学环节,我们倡导“先会后懂再提高”的教学理念,从改革实践教学体系入手,按培养符合社会需要的职业能力作为组织教学的出发点、教学过程的主线、质量考核的主要标准。 二、实训教学安排表 学 期 实训模块 实训周数 学分 第一学期 认识实习 1周 2 模具钳工 1周 2 第二学期 模具钳工 2周 4 普通车工 1周 2 技术测量 1周 2 第三学期 模具钳工 3周 6 普通车工 1周 2 普通铣工 1周 2 数控车工 1周 2 校外生产实习 3周 6 第四学期 模具钳工 2周 4 数控车、铣工 2周 4 模具制造 3周 6 模具装配 1周 2 第五、六学期 毕业顶岗实习 20周 20 三、实训模块设置说明 1、模具钳工 本模块是学生在具备相关理论专业知识的前提下,以实训动手操作为目标,强化专业技能综合训练。使学生具备机械类中职学生应该掌握的基本知识、划线、锉削、锯削、孔加工、攻套螺纹、锉配等加工技术和简单冲裁模制作、调试技术,同时也能掌握工量具和设备的维护、保养和调整,并且能对一些常见典型零件的加工工艺步骤有所了解,具备本专业中级技术人才所必备的理论、实训基本知识和技能。同时培养学生的质量意识、团队意识和工作敬业意识,为他们将来步入社会就业打下了一个良好的基础。 根据我校实际情况而制订的初级、中级钳工实训教学计划,在基本保证知识连贯性的基础上,着眼于技能操作,力求精炼浓缩,突出针对性、典型性、实用性。学生在具备一定的机械制图、机械基础、公差与配合,金属材料与热处理基础知识后,能在较短时间内掌握好考核鉴定的知识要求和技能要求。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