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6物料残次品管理制度(暂行版)为了减少生产现场、储存、团餐直营售卖中,出现的影响出品规范标准的发生率,降低生产成本,提高伙伴对产品的责任感与操作的标准度,养成“节约、高效”的团队观念。明确品质统一限定范围,制定以细则指导工作:一、定义残次品:指物料或产品在采购、研发、生产、仓储、配送、店堂售卖、团餐销售过程中物料本身不达标,或因外在原因造成的产品新鲜度降低、以及包装破损、产品剩余等情形,从而无法使用的、加工配比改变的、不能按正常标准销售的商品。二、过程控制范围1、采购1.1采购商品过程中应严格把关,在采购合同中加大对供应商的约束,特别是商品质量相应问题,应由供应商负责调换并在合同中进行明确标注,明确商品调换期限并确保此期限具有可操作性。1.2发生采购原物料出现质量问题且在约定时间内的,可与厂家调换或退货的原物料,应在半个月内完成调换或清退,有特别时间约定的应按时间约定进行处理。1.3采购原因导致原物料的报残损失由当事采购员与采购部主管承担。1.4采购在网络寻找的货源,首先要经过使用部门对网上信息的确认、价格对比,再进行采购行为(注:需要通过第三方软件进行支付)。2、生产加工2.1在生产加工出库时,严格按照配比要求的原物料品牌(品种)、包装规格、成分等其他感官、技术指标来领用;不达标的坚决不领用、不使用。2 /62.2在生产、配送过程中由于个人操作不当或失误、个人情绪波动或蓄意的行为,导致原物料或半成品、成品的不能正常出品的原料,须填写“残次品申报单”。2.3在包装、搬运或工作间储存时,半成品或成品不能继续配送使用的,须填写“残次品申报单”。3、团餐售卖3.1公司直营团餐售卖点在销售时过程中,发生破损的须结束交接时填写“残次品申报单”。3.2营运时间结束时,存在的剩余产品不能二次售卖的或重复性使用的,应填写“残次品申报单”。4、仓储4.1到货时库管人员按《原物料验收标准》验货,不让残品进入正常库区,避免产生残品造成公司损失;4.2库管主管将长期滞用的、有缺陷的、残旧无用的已完成处理流程的原物料,在每月5日前将数据提交相关业务部门进行处理,不能进行调换的物料每季度由仓储部负责、行政部与质检部监督进行销毁或生产部合理安排使用,以便节约库房空间。4.3由仓储部负责设定独立的残次品区域,对残次品进行独立编码、建账,并录入系统进行统一管理。5、研发5.1在研发产品采购新品种物料时,要秉持“小量采买勤采购”的原则,尽最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