氧气吸入疗法的并发症及预防措施 1. 氧中毒,预防措施:避免长时间、高浓度氧疗,定期监测血气分析,动态观察氧疗的效果。 2. 肺不张,预防措施;鼓励病人作深呼吸,多咳嗽,经常改变卧位、姿势,防止分泌物阻塞。 3. 呼吸道分泌物干燥,预防措施:加强吸入氧气的湿化,定期做雾化吸入。 4. 晶状体后纤维组织增生,预防措施:氧疗时控制氧浓度和吸氧时间。 5. 呼吸抑制,预防措施:对Ⅱ型呼吸衰竭病人,应给予低浓度、低流量给氧,维持 PaO2 60㎜ Hg即可。 6. 肺部组织损伤,预防措施:吸氧前先调节好流量再插鼻导管,停氧时先拔出鼻导管,再关总开关及流量开关。 导尿术的并发症及预防措施 1. 感染,预防措施:严格执行无菌技术操作原则,保持尿道口清洁(每天1—2次尿护),每天定时更换尿袋,14天更换尿管一次,鼓励病人多饮水(在病情允许的情况下),为女病人插尿管时,如误入阴道,应更换尿管重新插管。 2. 虚脱、血尿,预防措施:对膀胱高度膨胀且极度虚弱的病人,第一次放尿不得超过 1000mml。 3. 尿道粘膜损伤,预防措施:选择合适的尿管,插管时动作轻柔,男性尿道有三个狭窄,切忌用力过快过猛。 吸痰法的并发症及预防措施 1. 感染,预防措施:严格执行无菌操作,吸痰用物每天更换1~2次,吸痰导管每次更换,做好口腔护理。 2. 呼吸道粘膜损伤,预防措施:选择粗细适宜的吸痰管,插管时不可用负压,吸痰时动作要轻柔。 3. 缺氧,预防措施:每次吸痰时间﹤15秒,吸痰前后可增加氧气的吸入。 静脉输液的并发症预防及处理措施 一、发热反应,预防:输液前严格检查药液质量与有效期;输液器外包装有无破损、漏气、生产日期和有效期;严格执行无菌操作原则。处理措施:(1)反应轻者可减慢滴数或停止输液; 重者应立即停止输液, 及时通知医生, 同时注意观察体温变化。(2)对症处理:寒战者给予保暖,高热者给予物理降温。(3)遵医嘱给予抗过敏药物或剧、激素治疗。(4)做好记录,保留剩余溶液和输液器进行检测,查找引起发热反应的原因。 二、急性肺水肿,预防:严格控制输液速度与输液量,对年老体弱、婴幼儿、心肺功能不良的病人需要特别慎重并密切观察。处理措施:(1)立即停止输液,通知医生共同进行紧急处理。(2)病情允许可让病人端坐,两腿下垂,以减少下肢静脉血液的回流,减轻心脏负担。(3)给予高流量氧气吸入,一般氧流量为6~8L∕min,可提高肺泡内氧分压,使肺泡内毛细血管渗出液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