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汉字的产生和性质 P3 汉字是为克服汉语时空上的制约而产生的帮助交际的符号系统。汉字的历史悠久,其产生大约在五六千年之前,大汶口时期陶器上的刻划符号是目前所发现的最早的汉字。到甲骨文时期,汉字已经成为成熟的文字体系。汉字是在图画的基础上产生的,象形表意是它的基本形式,汉字几千年的发展一直没有脱离表意的方向。汉字是适应汉语的需要而产生的,汉语是非黏着的孤立型语言,它的音节直接与意义相联系,是表意的语音单位,这就从根本上决定了汉字的性质是表意体系的文字。 ※学习要点: 1、文字产生与发展的原因 2、结绳、契刻和八卦与汉字起源的关系 3、图画与文字起源,文字画与图画文字 4、石器时期陶器上刻画的符号的类型及其特点 5、汉字体系的形成 6、如何判定一种文字的类型 7 、构成汉字的三种字符 8 、教材所说的“表意文字”的概念与西洋学者所用的“表意文字”的概念有什么不同 ※学习内容 一、什么是文字 文字:是帮助人们扩大交际范围,记录有声语言的视觉符号系统。 文字的产生 (1)绘画(艺术) (2)文字画→ 图画文字(原始文字,图形固定化,记录语言中的声音和意义) 二、汉字的产生 在漫长的社会历史进程中逐步形成。 结绳、契刻、八卦都不是文字。 具有文字性质的记号:仰韶期(距今约七千年左右)半坡陶器上的刻划符号。 目前发现的最早的汉字:大汶口期(距今约五千年左右)的陶器刻划符号。 依据:1、具有与甲骨金文一样的象形意味。 2、已出现合体会意字。 3、字形已固定化,各地有共同形体。 汉字体系的雏形:出现在奴隶制社会的早期——夏代。 很成熟的汉字体系:殷商后期的甲骨文。 表现:有象形字、会意字和一定数量的形声字。 三、汉字的性质 1、决定因素:汉语的结构特点、汉字的字符特点。 汉语:孤立型语。音节直接与语言中的语素意义相联系——汉字是语素文字。 汉字字符:主要是表意字符(象形字、指事字、会意字和形声字的形旁所用字符)和表音字符(假借字、形声字的声旁所用字符),某些记号字也是从表意字和表音字变化而来——汉字是表意文字。 2、区别:汉字是表意文字 我们认为表音、表意是文字发展的两个不同方向,不是不同阶段。 西洋学者指的是文字发展的低级阶段的一种形态,是以研究印欧文字体系为标准得出的结论,不是一般文字的发展规律。 ※ 思考:如何判定汉字所属的类型? (提示:根据教材 P10-P12的内容组织答案) 注意: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