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汉语史稿复习资料 一,根据作者写作品:见图表。 二,名词解释: 1 、双声叠韵: 双声叠韵是古汉语中的一种语言现象,也是汉语音韵学的两个重要术语。所谓双声是指两个字的声母(也叫声纽)相同,这两个字一般都组合成双音词。例如:“仿佛”(fang fu)两个字的声母都是“f”。“颠倒”(dian dao)两个字的声母都是“d”。所谓叠韵是指两个字的韵部相同,这两个字一般也都组合成双音词。例如:“从容”(cóng róng)这两个字同属“ong”韵。“披靡”(pī mí)两个字同属“i”韵。这里所说的韵部是指韵腹、韵尾相同,韵头不一定相同。例如“荒唐”(huāng táng)是叠韵,两个字的韵腹、韵尾相同,但 “荒”字有 韵头“u”,“唐”字没 有 。 双声、叠韵和 古汉语的构 词法 有 密 切 关 系 。古汉语的双音单 纯 词大 部分 是联 绵 词(指由 两个音节 联 缀 成义 而 不能拆 开 解释的词),而 联 绵 词又 大 多 是用 双声、叠韵的方 式 构 成的。例如:双声的:蜘 蛛 、流 离 、踌 躇 ,叠韵的:螳 螂、葫芦、昆仑、盘桓,双声兼叠韵的:辗转、辘轳。 2 、骈词: 语音上有 同源分 化关 系 的同义 词。或者说,骈词是一个词的旧形式 和 新形式 同时存在。一般情况下,旧形式 往往只残存在书面语里,而 新形式 则存在口 语里。如,上古音的“呼 ”,变 为 中古音的“唤 ”,“呼 ”和 “唤 ”就 是骈词。骈词大 约 可 以 分 为 两类 :第 一类 是声母和 主 元 音都相同,只是鼻 音韵尾或有 或无 ,这叫做 “对 转”或“阴 阳 对 转”。如:呼 唤 、逆 迎 。第 二类 是主 要元 音相近 ,叫做 “旁 转”。如:域 国 、观 看 。 骈词是每 一时代 都可 能 产 生 的。骈词虽 同出 一词,但 是由 于 各 自 发 展 ,意 义 可 以 分 歧 。骈词又 可 以 合成双音词,如:呼 唤 ,观 看 。 3 、反 切 : 反 切 是中国 古代 的拼 音法 。它 是用 两个汉字注 出 另 一个汉字的读 音,这也是中国 古代 对 汉字字音结 构 的分 析 。反切 的基 本 原 理 是:上字取 声,下字取 韵包 括 调 。反 切 上字也简 称 为 切 上字,反 切 下字也简 称 为 切 下字。如:当 孤 切 “都”,“当 ”表示 “都”的声母,“孤 ”表示 “都”|的韵母包 括 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