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掌握宋元时期灿烂辉煌的科学技术成就的基本概况和影响,了解宋元时期对外交往的基本史实。2、过程与方法:通过插图、进行想象和分析的方法,探究活字印刷术、指南针和火药的发明过程。了解古代陆上和海上丝绸之路的基本情况,结合现今“一路一带”进行对比探讨。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对四大发明的介绍及对人类文明的巨大贡献,激发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和民族自豪感。今天的“一带一路”是中国进一步对外开发的主要举措,对比古代中国宋元时期陆上和海上丝绸之路,使学生对中华民族自古就有对外友好交往的辉煌成就怀有自豪感。教学重点:活字印刷术的发明,发达的中外交通教学难点:活字印刷术的发明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 每逢盛大的节日或庆典,人们都会燃放烟花爆竹来表达一下喜悦的心情和美好的祝愿。你们知道烟花是由什么制成的吗?(火药)火药是我国古代四大发明之一。另外三项发明是什么?(造纸术、印剧术、指南针)我们今天要学习探究的是第 13 课 宋元时期的科技与中外交通。二、讲授新课:(一)活字印刷术的发明1、印刷术的发明我国在隋唐时期发明了雕版印刷术,极大地促进了文化的传播与繁荣,但雕版印刷术也有很多弊端。指导学生阅读教材,归纳总结雕版印刷术的缺点与不足。(雕刻版费工费时,而且刻好的版只能印刷一种书籍。)2、活字印刷术的发明:活字印刷术是由北宋时的匠人毕昇发明的。活字印刷术的制作步骤:胶泥刻字,然后用火烧制,使字模变硬。制版时,在一块四周有框的铁板上撒上松脂、石蜡、纸灰等,将烧好的字模在铁板上排成版,用火将铁板中的松脂熔化,将字版压平,这样就可以印书了。印完之后,再将松脂熔化,泥字拆开,然后又可以再次排版。归纳为:①胶泥刻字②烧制字模③排字固版④印刷拆版。阅读活字印刷术的制作步骤,启发学生思考:对比活字印刷与雕版印刷,体会毕升的创新“新”在哪里?(两个“变”:变死字为活字 , 变死版为活版。活字印刷比雕版印刷更省时省力省钱,提高了印刷的效率,降低了书籍的成本,有利于文化的传播和发展。)3、活字印刷术的发展:到了元代,著名的科学家王祯在《农书》中对木活字技术作了系统的总结并有所创新,发明了转轮排字法。元朝中期,出现了铜活字印刷。北宋泥活字→木制活字→元代 王祯转轮排字法→元中期 铜制活字4、活字印刷术的传播:13 世纪时,活字印刷术传入朝鲜,之后传到日本及东南亚地区,又经丝绸之路传到波斯,后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