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组分 1 、组分: 可溶质:去掉沥青质后的,包括沥青中的油分和胶质的组分。溶于低分子烷烃。 沥青质:采用固定溶质比,用轻质烷烃溶解所得高分子量组分。 碳青质:为半油焦质(石油沥青中含量很少,道路沥青中一般少于 0 .2 %) 油焦质:不溶于二氧化硫的沥青组分。(石油沥青中一般不含) 胶质:可溶质用硅胶或氧化铝吸附后,不能用低分子烷烃冲洗脱附下来,但能用苯 -乙醇冲洗脱附下来的物质。 含蜡油或称油分:用以上吸附方法后,低分子烷烃可以冲洗脱附下来的部分。含蜡油经稀释、冷冻、结晶、过滤后得到的固体部分称为蜡,液体部分称为油。 沥青的生产: 1 、直接蒸馏 2 、氧化法: 使沥青稠化,温度敏感性降低,针入度指数增大。主要生产高软化点的建筑沥青。 3 、溶剂法 4 、调配法 2 、煤沥青 组分: 1 、游离碳:不溶于苯,高温分解。游离碳含量增加,可提高粘度和高温稳定性,但低温脆性增加; 2 、树脂:硬树脂提高粘滞性,软树脂使沥青具有塑性; 3 、油分:使沥青有流动性。 技术性质(与石油沥青相比): 1 、温度稳定性低 2 、粘附性好 3 、耐候性较差 4 、塑性较差 5 、防腐蚀性较好 3 、石油沥青: 有较高的粘结性、抗张性和抗磨性;硬度大,针入度小,遇冷不变脆,软化点高,遇热不变黏;防水防潮性能好,蒸发损失小,融化时对环境伤害低。 4 、道路沥青规格及要求: 要求: 1 、良好粘结性和持久粘附性 2 、没有车印 3 、车辆高速转弯时无推移现象。 4 、具有良好的刹车性能 5 、夜行时有良好的反光功能。 分类: 粘稠沥青:针入度(2 5 ℃)在 4 0 -2 0 0 之间,软化点在 3 0 -5 0 ℃之间。使用时必须加热, 可溶质 利于和石料的拌合和渗透。一般以针入度作为分类指标,以软化点、伸长度、蒸发后针 入度比等作为控制指标。 高速公路、一级公路、夏季高温、高温持续时间长、重载交通、山区及丘陵上坡段、服 务区、停车场等车速慢的路段宜采用稠度大、60℃粘度大的沥青; 对冬季寒冷的地区、交通量小的公路、旅游公路宜选用稠度小低温粘度大的沥青; 对温差大、年温差大的地区宜选用针入度指数的的沥青; 当高温和低温要求发生矛盾时应优先考虑满足高温性能的要求。 沥青三大指标:针入度、软化点和延度 针入度与软化点具有良好的对应关系; 延度愈高,所铺筑的道路的耐久性愈好;延度表示沥青在受力破坏前的扩张和伸长的能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