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雷及接地工程施工工艺防雷接地工程是将各种雷击电流和各种感应电流送入大地的系统。它对建筑物(构筑物)的安全运行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1 工艺特点本工艺标准适用于建筑物(构筑物)防雷接地、保护接地、工作接地、重复接地及屏蔽接地装置安装。2 施工准备2.1 技术准备(1)熟悉及审查设计图纸及有关资料,了解工程情况;⑵ 编制施工方案,明确施工的范围和质量标准,确定施工计划,落实水电等动力来源;⑶ 编制施工图预算和施工预算。2.2 材料要求1 钢材应使用符合设计要求的热镀锌材料,产品应有材质检验证明或出厂合格证。⑵ 辅料及配件应与主材相匹配,且有产品出厂合格证。2.3 材料准备材料设备已经进场,且规格配件齐全,满足施工条件。2.4 主要机具电工工具、手锤、钢钢锯、锯条、压力案子、铁锹、铁镐、大锤、夯桶,线坠、卷尺、大绳、粉线袋、绞磨(或倒链)、紧线器、电锤、冲击钻、电焊机、电焊工具等。2.5 作业条件2.5.1 接地体作业条件1 施工方案已制定且经审批。⑵ 按设计位置清理好场地。2.5.2 接地干线作业条件1 支架安装完毕。⑵ 保护管已预埋。⑶ 土建抹灰完毕。2.5.3 防雷引下线暗敷设作业条件1 建筑物(或构筑物)有脚手架或爬梯,达到能上人操作的条件。⑵ 利用主筋作引下线时,钢筋绑扎完毕。2.5.4 防雷引下线明敷设作业条件1 支架安装完毕。⑵ 建筑物(或构筑物)有脚手架或爬梯达到能上人操作的条件。⑶ 土建外装修完毕。2.5.5 避雷带、避雷针安装作业条件⑴ 接地体及引下线必须做完。⑵ 需要脚手架处,脚手架搭设完毕。⑶ 土建结构工程已完,并随结构施工做完预埋件。3 人员计划劳动力配置由专业工长或技术员根据分项工程工期和现场条件实施动态管理,以不影响单位工程总体进度为原则,按时完成系统安装为目标。结合劳动定额确定单位劳动力配置比例及总人数。4 防雷及接地安装4.1 工艺流程工艺流程见图 1。图 1 工艺流程图4.2 操作工艺4.2.1 接地体安装⑴ 接地体安装工艺1)接地体的埋设深度其顶部不应小于 0.6m,角钢及钢管接地体应垂直配置。2)垂直接地体长度不应小于 2.5m,其相互之间间距一般不应小于 5m。3)接地体埋设位置距建筑物不宜小于 1.5m;遇在垃圾灰渣等埋设接地体时,应换土。4)当接地装置必须埋设在距建筑物出入口或人行道小于 3m 时,应采用均压带做法或在接地装置上面敷设 50〜90mm 厚沥青层,宽度应超过接地装置 2m。5)接地体(线)的连接应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