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丸之父”顾方舟:择一事,终一生作者:李木子来源:《青春期健康•下半月》2019 年第 03 期2019 年 1 月 2 日,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原院校长、著名医学科学家、病毒学专家顾方舟教授于北京逝世,享年 92 岁。二十世纪六十年代,顾方舟和他的同事们成功研制出首批“脊灰”(Sabin 株)活疫苗,为我国消灭脊髓灰质炎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回顾其传奇的一生,顾老是这样评价自己的:我的一生只做了一件事,就是做了一颗小小的糖丸。童年:埋下学医的种子二十世纪二三十年代是近代宁波建设史上的标志性时期,那些小桥流水、十里荷花的江南秀美景色,正受着近代化的冲击,逐渐被颇富新意的市政设施取代。1926 年,顾方舟在宁波出生了,然而与宁波轰轰烈烈建设场面不同的是,顾方舟的童年生活颇为不幸。他早年丧父,母亲为了养家糊口,只身赴杭州学习刚刚兴起的助产技术,留下年幼的顾方舟交由外婆照顾。1934 年,顾方舟的母亲带着顾方舟北上天津,在英租界挂牌开业,成为职业助产士。租界里的日子很艰难,地痞滋事、流氓敲诈,警察还借保护之名行勒索之实。一次警察来勒索恰巧被顾方舟看见,警察走后,看着顾方舟恐惧和愤怒的目光,母亲叹了口气,摸着他的头说:“儿子,你要好好读书,要争气,长大后当一名医生。当了医生,我们就不用求别人了,都是别人求你治病。”“不用求别人”这句话,在十多岁的顾方舟耳中,有一种巨大的吸引力!从记事起,顾方舟的世界就充满了同学的嘲笑、洋人的欺侮、警察的压榨,而以后可以不用求人,不用在乎这些人的脸色,想到这里就欣喜不禁。从此,顾方舟的心中便悄悄种下了一颗从医的种子:我长大后一定要当一名医生!家国间架起的桥梁:我要做公共卫生1944 年,顾方舟以优异的成绩考取了北京大学医学院医学系,在这里,他遇到了严镜清先生。严镜清先生早年赴美留学,归国后是享有盛誉的公共卫生专家。当时中国的公共卫生事业刚刚起步,国人对公共卫生很陌生:厕所沿街沿河而建,粪便尿溺时常满溢,河水拥有饮用、洗衣、除垢、排污等多重用途……卫生环境的恶劣直接导致疾病的流行,死亡率之高令人咋舌。严先生常常在课堂上讲着讲着,眼眶就红了,顾方舟也忍不住地潸然泪下。一次,班里一个女生随严老师去河北考察矿工的劳动卫生状况。回校后她嚎啕大哭,边哭边讲矿上的惨状:矿工毫无保障,穿着麻袋,鞋破露趾,夜枕砖头,有时还会被包工头打得头破血流,病死了就扔到万人坑里……偌大的教...